[发明专利]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3547.1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6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静;邓坤学;袁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6;A61L24/04;A61L24/10;A61L24/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组织 封堵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制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制品。所述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凝胶层;以及存在于基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湿态粘附层,所述湿态粘附层通过所述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与粘附溶液接触而得到,所述粘附溶液中含有氨基化合物和缓冲液,所述氨基化合物溶解在所述缓冲液中。本发明的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和胀破强度以及合适的断裂伸长率,还具有良好的弹性,能与生物体表面或实质性脏器表面进行有效粘合,从而起到组织封堵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制品,属于医用植入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组织封堵,例如:止血封堵、组织液渗漏封堵等,是医院各科室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危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有效止血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快速有效的止血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故、灾难所造成身体组织的破损。
目前,常见的止血材料有微孔类无机材料(沸石)、多微孔淀粉、纤维蛋白胶、明胶海绵、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止血纱布、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等,这些材料虽然有很好的止血效果,但各自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明胶的粘附性较差,容易从伤口上脱落;多孔沸石和多微孔淀粉在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后会放热,使伤口周围的温度升高造成灼伤口,难以愈合,并且这些组织封堵材料的功能比较单一。
壳聚糖具有低过敏原性和天然抗菌性,能够快速止血,因此特别适合用于急救;此外,壳聚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在体内降解、吸收,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产生及抗炎作用等,因此在止血组织封堵材料、抑菌组织封堵材料、创伤修复组织封堵材料的应用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现在的壳聚糖止血产品的止血速度及止血量依然无法满足大量快速出血时紧急处理的要求。
另外,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材料,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团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由于聚合物链间的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作用,水凝胶能被水溶胀但不溶于水且保持一定的形状。在医学上,水凝胶可用于创面敷料、手术后防粘连、手术中止血、组织填充、防止组织液渗漏或气体泄漏等。但是往往胀破强度较低,无法起到更好的粘附封堵的作用。
因此,研发一种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和胀破强度的凝胶组织封堵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例如:粘附性较差,容易从伤口上脱落;使伤口周围的温度升高造成灼伤口,难以愈合;止血速度及止血量依然无法满足大量快速出血时紧急处理的要求;液体渗漏无法快速制止;胀破强度较低等。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凝胶组织封堵材料。
本发明的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和胀破强度以及合适的断裂伸长率,能与生物体表面或实质性脏器表面进行有效粘合。本发明的凝胶组织封堵材料的基体还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本身具有舒张活动的脏器(例如心脏等)的封堵。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原料容易获取,制备方法简单的凝胶组织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其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凝胶层;以及
存在于基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湿态粘附层,所述湿态粘附层通过所述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与粘附溶液接触而得到,
所述粘附溶液中含有氨基化合物和缓冲液,所述氨基化合物溶解在所述缓冲液中。
根据本发明的凝胶组织封堵材料,其中,所述凝胶组织封堵材料的胀破强度为0.1Kpa-100Kpa,断裂伸长率为1%-1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3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