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43151.7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陶永新;冯永强;吕泳其;彭勇刚;秦勇;孔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微球 对映体 环糊精 色氨酸 氨基酸对映体 电化学识别 修饰电极 差分脉冲伏安法 玻碳电极表面 三元共聚物 纤维素纳米 选择性识别 苯丙氨酸 苯二腈 酪氨酸 滴涂 四氟 | ||
1.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纤维素纳米晶体、β-环糊精和四氟对苯二腈的三元共聚物纳米微球(NCC-CDP)超声分散后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后,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对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Trp)对映体进行电化学识别,电流响应信号表明其对三种氨基酸对映体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称取10mg纳米微球NCC-CDP溶于5mL超纯水中,超声分散30min;
(2)移液器定量取5μL分散液均匀滴涂在3mm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成膜,制得NCC-CDP修饰电极;
(3)分别配置浓度为0.5mM的L-Trp与D-Trp溶液各100mL,溶剂为0.1M PBS,pH=7;
(4)首先将修饰电极浸入L-Trp溶液中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扫描(电化学窗0.4~1.2V),然后用循环伏安法(扫速0.1V/s,循环次数20)扫描以恢复修饰电极活性,然后将修饰电极浸入D-Trp溶液中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扫描,记录修饰电极的电位-电流响应信号,分别在5~40℃之间对色氨酸对映体进行电化学识别,进行三次平行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加入Cu2+后,NCC-CDP对色氨酸对映体识别效率有所提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色氨酸更换为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时,该方法仍然具有识别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糊精纳米微球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色氨酸的识别在25℃时效率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31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