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夏枯草蜂蜜的鉴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43017.7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吴黎明;梁馨文;薛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 地址: | 1000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夏枯草 蜂蜜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枯草蜂蜜的鉴别方法,其主要改进之处为以迷迭香酸作为特征识别物,采用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其进行检测。迷迭香酸在夏枯草植物和蜂蜜中含量很高,且标准样品易于获得,适合作为特征识别物,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迷迭香酸的快速分析,对于夏枯草蜂蜜的品种鉴别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蜜的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以迷迭香酸作为特征物识别夏枯草蜂蜜。
背景技术
夏枯草为常见中药材,含有丰富的多糖类、酚酸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在抗肿瘤、抗炎抗菌、调节免疫等方面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夏枯草蜂蜜是蜜蜂采集夏枯草植物的花蜜并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味物质。由于蜂蜜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大都来源于其植物源,因此夏枯草蜂蜜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商品价值。本申请通过特征物建立一种识别夏枯草蜂蜜的方法,对于夏枯草蜂蜜品种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夏枯草蜂蜜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夏枯草蜂蜜的鉴别方法,其主要贡献为,以迷迭香酸作为特征识别物进行鉴别。
优选的,采用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待测夏枯草蜂蜜样品进行检测,若所得飞行时间质谱图中在对应时间内含有所述迷迭香酸对应的特征峰时,则判定蜂蜜中含有夏枯草蜂蜜;不含有所述特征峰时,判定蜂蜜中不含有夏枯草蜂蜜。
优选的,所述特征峰为359.0772(允许偏差±5ppm)质量数准分子离子峰。
优选的,在飞行时间质谱图中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质量数准分子离子峰,137.0249(允许偏差±5ppm)、179.0352(允许偏差±5ppm)、187.0984(允许偏差±5ppm)、359.0772(允许偏差±5ppm)、723.5048(允许偏差±5ppm)、582.2619(允许偏差±5ppm)。
优选的,在检测前对所述夏枯草蜂蜜进行如下预处理:
1)将夏枯草蜂蜜按质量体积比1:4~6充分溶于pH为1.8~2.2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蜂蜜溶液;
2)将活化后的大孔树脂添加到所述蜂蜜溶液中,搅拌吸附0.8~1.5h,得到吸附有有效成分的大孔树脂;
3)将步骤2)得到的吸附有有效成分的大孔树脂装填到洗脱柱中,先用pH为1.8~2.2的醋酸水溶液淋洗,再用纯水淋洗,最后用无水乙醇洗脱并收集洗脱液;
4)将所述洗脱液进行低温浓缩,去除乙醇后成固形物,将所述固形物复溶于水,用乙酸乙酯对其进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层,挥发溶剂,即得。
优选的,液相色谱检测的条件为:
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纯水,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的程序为:0-2min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增加至15%,2-10min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由15%增加至30%,10-25min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由30%增加到90%,25-30min,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维持在90%,30-31min,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下降至15%。上述方法可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色谱柱为p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其规格为2.1mm×100mm,2.7μm;
优选的,流动相的流速为0.2mL/min;进样量为2μL;柱温为30℃。通过上述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可将夏枯草蜂蜜中的迷迭香酸进行理想的分离,为准确检测奠定基础。
优选的,所述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检测条件为:ESI负离子,气体温度:350℃;气体流速:11L/min;喷雾气压力:40psig;毛细管电压:3500V;鞘气温度:350℃;鞘气流速:10L/min。上述方法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目标离子的响应值。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3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