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工程的防夹损微型PCB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2702.8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屈珠丽;竺林坤;姚屠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珠丽 |
主分类号: | C25D17/06 | 分类号: | C25D17/06;A6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合板 静电 长方形孔洞 导电线路 底部端面 电子工程 顶部端面 夹持装置 微型PCB 导电板 滑动腔 防夹 倒刺 传输 挡板 手柄 人体静电 橡胶软垫 圆形孔洞 定位槽 固定孔 静电夹 配合臂 臂套 挡块 转块 相通 伤害 损害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工程的防夹损微型PCB夹持装置,包括;橡胶软垫、转块、挡块、手柄、挡板、臂套、固定孔、导电板和倒刺,所述夹合板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开设有一处圆形孔洞,且夹合板顶部端面开设有两处长方形孔洞,并且长方形孔洞底部与夹合板底部端面相通,所述夹合板内部开设有一处滑动腔,且滑动腔底部开设有多处定位槽,有利于通过导电线路使放静电块和静电夹相互连接,使人体内部所产生的静电,传输到其他部位上,可有效的避免人体静电对PCB内部的脆弱零件产生损害,并且配合臂套和导电板,使导电线路更好的固定在工作人员身体上,时刻将人体内部静电传输到地面上,避免强高伏电流对PCB板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夹持、电子工程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工程的防夹损微型PCB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生产的PCB板种类较多,包括有PCB硬板、PCB薄板等。PCB硬板由于强度较好,但PCB板内部所安装完成的元器件经常受到磕碰,需要专业的夹持装置对PCB板进行夹取,避免PCB板发生损害。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如中国发明如申请号201310336554.4所提到的PCB薄板的电镀夹具,包括多组依次间隔排列的电镀夹具单元,每组电镀夹具单元各包括第一夹板架和第二夹板架,所述第一夹板架沿横向定位设置在飞靶上,所述第二夹板架平行位于所述第一夹板架的下方,在所述第一夹板架和第二夹板架上均挂设有若干个呈间隔排列的电镀挂具,所述电镀挂具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锁固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呈前后设置并相对位置固定,且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还形成有供夹持待电镀PCB板的开缝(即为电镀挂具的夹持端),所述锁固件能够穿设过所述第一夹板并在开缝中相对所述第二夹板作来回移动定位,所述锁固件为锁紧螺丝(或者螺栓),在所述第一夹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紧螺丝穿设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锁紧螺丝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电镀夹具以及电镀夹具的启动装置,在电镀生产PCB薄板(板厚≤0.3mm)时,PCB薄板的上下两端可以通过上下电镀挂具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PCB薄板进入电镀槽时不会产生倾斜。
再例如中国发明如申请号201310711957.2所提到的一种电路板夹具,包括,夹具包括圆柱形导杆,导杆平行设置。支撑架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平行放置,支撑架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板材。支撑架的两角通过导杆固定,支撑架通过螺钉与导杆实现紧固,支撑架的顶端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沿导杆中轴线方向依次包括左夹头、右夹头、手柄、弹簧力调节件和弹簧,左夹头和右夹头的结构的主体部分相同,均为:包括一圆柱体,圆柱体的顶端焊接U字型结构的电路板夹片,圆柱体的底端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有定位的作用。
在使用上述所提到的一号发明时,在工作人员对PCB板夹装过程中,人体内部含有的静电,容易对PCB板内部安装的各类元器件造成高伏电击,导致元器件寿命降低。
使用上述所提到的二号发明时,装置只对PCB板两端进行夹取,对PCB板边缘部位保护措施较差,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容易导致PCB板边缘部位受损,影响PCB板的后期使用状况。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工程的防夹损微型PCB夹持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工程的防夹损微型PCB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在工作人员对PCB板夹装过程中,人体内部含有的静电,容易对PCB板内部安装的各类元器件造成高伏电击,导致元器件寿命降低,对PCB板边缘部位保护措施较差,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容易导致PCB板边缘部位受损,影响PCB板的后期使用状况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电子工程的防夹损微型PCB夹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珠丽,未经屈珠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