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云医疗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261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7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雁飞;戚经济;亓晋;王堃;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理信息 数据中心 诊疗结果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可穿戴设备 生理数据库 环境感知 终端 分析处理 远程传输 医疗层 云计算 医疗 诊疗 存储 采集 发送 疾病 | ||
一种智慧云医疗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环境感知层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生理信息并远程传输至数据中心层;数据中心层接收所述用户的生理信息并存储至生理数据库;云计算智慧医疗层从所述生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诊疗结果,并将所得到的诊疗结果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中心层和所述环境感知层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得所述用户获取所述诊疗结果。上述的方案,可以提高疾病的诊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慧云医疗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背景技术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应用,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达到医疗信息化。
在现有智慧医疗系统中,医疗数据感知和处理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终端平台、经由互联网媒介控制远程的设备传感器工作的方式,使得远程数据的感知获取和简易化处理成为可能。其中最常见的远程数据获取方法是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用户的重要生理信号,通过传感技术、操作系统、无线通信、数据处理等技术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实现对人体无侵扰、无创且连续的生理信息监测,并具有持续工作、支持异常生理状况报警等特点。
然而,随着数目众多的传感器和医疗设备的应用,现有的智慧医疗系统已无法满足数量巨大的医疗数据的处理需求,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疾病的诊疗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云医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环境感知层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生理信息并远程传输至数据中心层;
数据中心层接收所述用户的生理信息并存储至生理数据库;
云计算智慧医疗层从所述生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诊疗结果,并将所得到的诊疗结果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中心层和所述环境感知层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以使得所述用户获取所述诊疗结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环境感知层从医院采集临床医疗信息和医疗知识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层;
所述数据中心层接收所述临床医疗信息和医疗知识信息并分别存储至临床病例数据库和专家知识数据库。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生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诊疗结果,包括:
从所述生理数据库中获取存在异常的生理信息,生成对应的目标案例;
将所述目标案例与诊断案例数据库中的诊断案例进行匹配,得到最佳候选诊断案例;所述诊断案例数据库为对所述临床病例数据库和专家知识数据库进行处理得到;
当未匹配到最佳候选诊断案例时,对所述专家知识数据库进行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案例相匹配的最佳候选诊断案例;
将所述最佳候选诊断案例的治疗方案作为目标案例的初步治疗方案;当确定用户对计算得到的初步治疗方案满意时,将所述初步治疗方案作为最终治疗方案;当确定用户对计算得到的初步治疗方案不满意时,采用适配算法和所述专家知识数据库对所述初步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所述最终治疗方案。
可选地,所述诊断案例数据库采用代表案例数据库和子案例数据库两级结构;所述代表案例数据库包括疾病的关键症候特征属性的典型诊断案例;所述子案例数据库为包括预定症候特征属性的所有诊断案例;所述代表案例数据库与所述子案例数据库一一对应;
将所述目标案例与所述诊断案例数据库中的诊断案例进行匹配,得到最佳候选诊断案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