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2478.2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硕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杆 气缸 加热 电极加热 加热电极 配重块 滑动 电极加热设备 滑动装置 冷却系统 小变形量 形状校正 支承机构 重力传递 对电极 断水 夹持 通水 断电 通电 取出 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其应用于一种对稳定杆加热的电极加热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加热电极、滑动加热电极、配重块、滑动装置、支承机构、冷却系统。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启动气缸二,在与配重块配合的情况下将滑动加热电极固定在工作台上;2)将稳定杆的两端放置好启动气缸一,使稳定杆的两端被夹持;4)关闭气缸二,使配重块的重力传递给稳定杆;5)通电开始对稳定杆加热,同时通水对电极进行降温;6)加热完成,断电、断水,启动气缸二,关闭气缸一,取出加热后的稳定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稳定杆加热后无需进行二次形状校正即可实现小变形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电极加热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骑车用的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加热淬火工艺中一般使用电极加热方法即电阻加热的方法。的利用电流的焦耳效应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以加热物体。通常分为直接电阻加热和间接电阻加热。前者的电源电压直接加到被加热物体上,当有电流流过是,被加热物体本身便发热。由于热量产生于被加热物体本身,属于内部加热,热效率很高。
由于稳定杆杆体具有细长的非直线性特性,在传统的加热工艺中,稳定杆被加热过程中,如果将稳定杆的两端固定,那么热变形应力容易集中在杆体脆弱部位,如转角处,导致杆体转角处变形严重。如果将稳定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处于可以自由收缩状态,虽然可以解决稳定杆转角变形严重,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稳定杆整体变形严重。加热后的稳定杆需要二次校正形状,工序负责,操作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杆加热过程中变形严重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其应用于对稳定杆进行加热的电极加热设备;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对稳定杆端部进行夹持的固定加热电极、滑动加热电极、两个气缸一、滑动装置、线缆a、线缆b、电源、气缸二、配重块、连接线、支承机构、冷却系统;所述滑动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滑动加热电极设置在滑动装置上作相对于固定加热电极的前进或后退运动;所述固定加热电极、滑动加热电极、线缆a、线缆b、电源以及稳定杆形成回路;所述固定加热电极和滑动加热电极分别包括上底座、下底座、上电极板、下电极板;所述固定加热电极和滑动加热电极的上电极板与下电极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加热电极和滑动加热电极的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两个气缸一的顶杆分别与所述固定加热电极的上底座和滑动加热电极的上底座连接并能够带动上电极板作上下运动;所述固定加热电极和滑动加热电极的上电极板与下电极板呈上下水平结构;所述气缸二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以限制滑动加热电极的前进或后退距离;所述配重块通过连接线与滑动加热电极连接;所述配重块处于所述滑动加热电极的后退方向;所述配重块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冷却系统即在所述固定加热电极和所述滑动加热电极的上底座和下底座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在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内相通;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横杆固定在立杆的顶端且所述横杆的上表面与稳定杆的杆体下表面接触;所述支承机构处于所述固定加热电极和所述滑动加热电极之间;
所述稳定杆电极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启动气缸二,在与配重块配合的情况下将滑动加热电极固定在工作台上;
12)将稳定杆的两端放置在固定加热电极和滑动加热电极的相应位置;稳定杆杆体中间位置被支承机构支承;
13)启动气缸一,将固定加热电极和滑动加热电极的上底座推送至相应位置使稳定杆被夹持;使固定加热电极、滑动加热电极、稳定杆、线缆a、线缆b、电源形成回路;
14)关闭气缸二,使稳定杆的杆体受到配重块的牵引;
15)通电开始对稳定杆加热,同时通水对电极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硕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滁州硕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油淬炉的循环淬火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稳定杆淬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