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42201.X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连接装置 特征区域 电动设备 限位杆 位置调整模块 智能充电装置 导电铜排 硬质金属 模块化 停车位 停车 非工作状态 表面设置 充电过程 位置匹配 移动区域 用户体验 充电桩 隔离层 应用 充电 智能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和设置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其中,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特征区域识别模块和位置调整模块;其中,特征区域识别模块用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特征区域调整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以使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于充电连接装置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因电动设备与充电桩的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充电的情况,并且充电过程更加智能便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燃油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低碳环保的电动设备,尤其是电动汽车得到了政府和生产厂家的重视。
充电桩作为电动设备的“加油站”,其对电动设备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充电桩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并且充电桩的充电电线的长度是有限的,从而使得电动设备必须在充电桩的一定范围内,才可以利用充电桩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可见,这种利用充电桩充电的方式非常不便,大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以使得充电更加便捷,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和设置在所述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特征区域识别模块和位置调整模块;
其中,所述特征区域识别模块用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所述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
所述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区域调整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所述特征区域;
于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橡隔离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所述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
根据所述特征区域调整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所述特征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调整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使得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从而便于利用调整位置后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利用可调整位置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了因电动设备与充电桩的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充电的情况,从而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