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提高蟹肉品质的育肥饲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40195.4 申请日: 2018-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8887518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7
发明(设计)人: 吕光俊;朱成科;王建;黄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A23K50/80 分类号: A23K50/80;A23K10/37;A23K10/22;A23K10/12
代理公司: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代理人: 陈松
地址: 400799***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育肥饲料 植物油 固态发酵 混合料 基础日粮 节杆菌 菌悬液 鱼粉 豆渣 虾粉 蟹肉 蓝色犁头霉 充分混合 犁头霉菌 重量比 豆粕 悬液 籽粕 制备 配方
【说明书】:

能够提高蟹肉品质的育肥饲料,所述育肥饲料的基础日粮配方中包括25%~28%的植物油粕,18%~22%的鱼粉,10%~12%的虾粉,4%~6%的干豆渣,所述植物油粕由重量比为1:0.3~0.5的豆粕和菜籽粕组成,所述育肥饲料的制备方法为:1)将节杆菌CW9和蓝色犁头霉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2)将植物油粕和干豆渣粉碎后与鱼粉、虾粉混合得到混合料,将节杆菌菌悬液和蓝色犁头霉菌悬液分别以106~107CFU/g的比例与混合料充分混合,并调节含水量为35%~45%后,置于24℃~26℃下固态发酵36h~48h,将基础日粮其余组分与经固态发酵的混合料混合后,再置于35℃~38℃下固态发酵1h~2h。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甲壳类动物饲料,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的饵料。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大闸蟹、河蟹,其肉质细鲜嫩美,营养丰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逐年增加。在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过程中,为增加其经济价值,需要在最后生殖脱壳完成后进行育肥,使其营养物质得到积累,性腺发育良好。现有的中华绒螯蟹多采用野杂鱼、豆粕、玉米等作为育肥饲料,但存在营养不均衡、育肥效果差的问题,且在育肥阶段,蟹体已经接近成蟹,育肥效果对养殖的最终经济效益影响很大,且在育肥阶段养殖密度也较大,处于累积投入很大但尚未产生价值的敏感阶段,一旦出现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最为巨大。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提高的育肥效果,又能提高育肥阶段蟹体抗病能力的育肥饲料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中国专利文献CN102485884A公开了一种节杆菌CW9((Arthrobacter sp.CW9),保藏编号为CGMCC N0.4197),该文献中指出节杆菌CW9可在甲壳类动物蚤状一期投放,用于提高和稳定幼体后期的变态率,从而大幅度提高苗种产量。蓝色犁头霉AbsidiacoeruleaAS3.65自从1963年被分离出后一直用于甾体激素的发酵生产。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对配合饲料中部分组分进行采用上述两种菌株进行固态发酵,能够显著提高配合饲料的育肥效果和蟹肉品质,且能够显著提高蟹体的免疫力。

基于此发现,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提高蟹肉品质的育肥饲料,其特征是所述育肥饲料的基础日粮配方中包括25%~28%的植物油粕,18%~22%的鱼粉,10%~12%的虾粉,0.3%~0.5%的氯化钠,4%~6%的干豆渣,4%~6%的油脂,所述植物油粕由重量比为1:0.3~0.5的豆粕和菜籽粕组成,所述植物油脂由重量比1~2:1的棕榈油和豆油组成,所述育肥饲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节杆菌CW9(Arthrobacter sp CW9)(保藏编号:CGMCC N0.4197)和蓝色犁头霉(AbsidiacoeruleaAS3.65)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

2)将植物油粕和干豆渣粉碎后与鱼粉、虾粉混合得到混合料,将节杆菌菌悬液和蓝色犁头霉菌悬液分别以106~107CFU/g的比例与混合料充分混合,并调节含水量为35%~45%后,置于24℃~26℃下固态发酵36h~48h,将基础日粮其余组分与经固态发酵的混合料混合后,再置于35℃~38℃下固态发酵1h~2h,得到用于能够改善蟹肉品质的中华绒螯蟹育肥饲料。

所述的用于中华绒螯蟹育肥的饲料,其特征是所述基础日粮配方还包括4%~6%的油脂、1%~1.5%的磷酸二氢钙,4%~6%的预混料、1.5~2.5%的大豆磷脂以及余量的面粉。

所述的用于中华绒螯蟹育肥的饲料,其特征是所述植物油粕由重量比为1:0.4的豆粕和菜籽粕组成,所述油脂为重量比1.5:1的棕榈油和豆油。

所述的用于中华绒螯蟹育肥的饲料,其特征是育肥饲料的基础日粮配方包括26.6%的植物油粕,20%的鱼粉,11%的虾粉,0.4%的氯化钠,5%的干豆渣,5%的油脂,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0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