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下药物缓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0147.5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7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贺永;周璐瑜;高庆;傅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K38/29;A61P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下 药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下药物缓释装置,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施药口;还包括:转接在底座内的储药盘,该储药盘内设有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储药腔,每个储药腔内设有推药板,药物置于该推药板上;驱动储药盘按照设定角度间歇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每次转动完成后,使得其中一个储药腔与所述施药口对正;在某一储药腔与所述施药口对正时驱动推药板推出药物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磁力驱动释药,结构简单,释药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能够实现皮下可控间歇式释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皮下缓释给药的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埋置于人体皮下的皮下药物缓释装置。
背景技术
植入式药物释放系统(IDDS)是一类经手术植入体内或皮下或经穿刺导入皮下的控制释药装置,是一种长期给药体系。其克服了长期给药时传统给药方法的缺点,能长期稳定控制靶向部位药物浓度或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减少用量、降低副作用。
目前的IDDS可以分为两类:不可控式和可控式。不可控式IDDS在植入体内后,即遵循既定的释放方式进行释药,无法主动更改释药状态;可控式IDDS在植入体内后能够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释药模式的修改。当前的可控式IDDS大多需要电池、电路等提供能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受到电池电量的限制难以长期植入使用。
在现有的医疗过程中,某些疾病(如肿瘤、内分泌疾病)通常需要长期皮下注射给药,患者必须长期隔天或每天来医院或医疗机构注射药物,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现有的皮下药物缓释装置多为持续缓慢释药,针对某些需要间歇给药的药物而言并不有效。譬如甲状旁腺激素(PTH),其在持续作用时只作用于破骨细胞,不利于成骨;在间歇作用时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更大,有利于成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埋置于皮下的药物缓释装置,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实现药物的可控间歇释放,且需要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不会引发炎症反应。同时,为了根据可控性的需求,该释药装置需要能够在体外轻松的控制释药,以便于操作。
授权号为CN 20132443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埋入式可充皮下缓释给药泵。其通过载药泵,在体内由弹力穿刺膜产生的压力能够实现持续性缓慢给药。该装置尽管能够埋置于皮下,且生物相容性好,但是释药方式为持续缓慢释药,不能在较长时间内实现间歇给药,且无法可控释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下药物缓释装置,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实现皮下可控周期性释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下药物缓释装置,包括底座和盖板;
所述盖板上设有施药口;
还包括:
转接在底座内的储药盘,该储药盘内设有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储药腔,每个储药腔内设有推药板,药物置于该推药板上;
驱动储药盘按照设定角度间歇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每次转动完成后,使得其中一个储药腔与所述施药口对正;
在某一储药腔与所述施药口对正时驱动推药板推出药物的第二驱动机构。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储药盘周向的转动,保证多个储药腔依次转动至与施药口对应的位置,实现依次施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可实现药物轴向的移动,实现自动释药。
本发明中,储药盘中储药腔设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与施药的次数和药量有关。药物置于推药板与储药腔形成的空间内,可随推药板上移而上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磁子;
轴向滑动设置在盖板上的推子,该推子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子相斥的推子磁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0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