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39439.7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2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侯春麟;洪绍评;唐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装置 及其 运作 方法 | ||
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以第一显示更新频率显示第一影像,且对应于第一显示更新频率的第一显示更新周期依序包含更新期间及至少一停止更新期间。显示驱动装置包含即时判断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即时判断模块耦接显示面板,用以于第一显示更新周期内即时判断显示面板是否欲以第二影像取代原本显示的第一影像。数据处理模块耦接即时判断模块及显示面板。若即时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数据处理模块立即控制显示面板于第一显示更新周期内的第一时间开始显示第二影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显示面板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减少显示装置的耗电量,通常会以降低显示更新频率(Refreshrate)的方式来降低功耗。举例而言,显示面板的显示更新频率可由原本的每秒60帧降低为每秒15帧,亦即每秒显示更新次数降低为原本的1/4,并且在闲置期间(Idle period)内可停止所有显示相关信号,例如源极驱动器输出数据及栅极驱动电路基板(Gate On Array,GOA)信号等,由以达到减少功耗的目的。
对于自发光显示面板而言,例如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面板,其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降低显示更新频率。举例而言,图1示出采用跳过帧(Skip frame)方法降低显示更新频率的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若以第一显示更新频率RF1(60赫兹)为一个单位时间(亦即16.67毫秒),并以更新一个单位时间后停止更新三个单位时间的周期不断重复,亦即等同于将原本第一显示更新频率RF1(60赫兹)降低为第二显示更新频率RF2(15赫兹)。以图1中的显示帧F1至F12为例,在第一显示更新频率RF1(60赫兹)下,显示帧F1至F12均会进行更新;在第二显示更新频率RF2(15赫兹)下,则仅有显示帧F1、F5、F9会进行更新。由于此种作法在改变显示更新频率时,不需再对相关显示信号的设定进行调整。因此,对于某些对显示信号的时序(Timing)较敏感的显示装置而言,较不易影响其显示品质。
为了省电的目的,在采用跳过帧方法降低显示更新频率时,通常会在停止更新期间T3将所有显示信号均停止,例如图1所示的栅极扫描信号(Gate scan signal)GS以及与面板显示亮度有关的发光控制信号(Emission control signal)EC在更新期间T2均处于正常运作状态A且在停止更新期间T3均处于停止运作状态S。
然而,对于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这类的自发光显示面板而言,若负责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时间的发光控制信号EC在停止更新期间T3处于停止运作状态S,将使得自发光显示面板在更新期间T2与停止更新期间T3所显示的影像会有极大的亮度差异,因而导致闪烁的现象出现,亟待克服。
此外,如图2所示,在采用跳过帧方法降低显示更新频率时,若显示画面要由原本的第一影像M1改变为第二影像M2,会在第一影像M1的更新周期T1内开始写入第二影像M2,当第二影像M2于时间tn写入后,还需经过一段等待时间(Wait time)TW直至停止更新期间T3结束后,显示画面才会于时间t8更新为第二影像M2,容易在显示更新频率较低时造成显示画面延迟或不流畅的现象,亟待克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装置及其运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遭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