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拌和型蒜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8205.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李臻;李莎;张芳;石岭;吕鹏;张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A23L27/20;A23P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精 蒜味 喷雾干燥 胶囊型 制备 大蒜 天然香料 高低温肉制品 水解植物蛋白 大蒜香味 价格波动 麦芽糊精 溶解性能 香气释放 有效解决 玉米淀粉 造粒工艺 质量稳定 挥发性 大蒜粉 大蒜油 留香性 生姜粉 洋葱粉 结块 均质 乳化 香气 微生物 超标 气温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拌和型蒜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该香精中主要成分是胶囊型大蒜香精,并通过添加水解植物蛋白粉、生姜粉、洋葱粉、麦芽糊精、玉米淀粉等组分,同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高效混合和造粒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制得。其中,将挥发性强、留香时间短的大蒜油等天然香料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得质量稳定、香气释放缓慢的胶囊型大蒜香精。本发明的蒜味香精有效解决了传统大蒜粉价格波动大、产品容易结块、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易超标等缺点,且使大蒜香味香气的稳定性和留香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和改进,该香精溶解性能好,使用非常方便,目前在高低温肉制品及其它食品中使用非常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用香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拌和型蒜味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作为一种农产品,目前使用形式主要有大蒜粉及鲜蒜两种形式。大蒜粉,使用过程中一般存在微生物容易超标的食品安全风险,为控制微生物,一般会采用辐照或蒸汽两种杀菌方式,前者会带来辐照异味及残留,存在安全隐患,后者加工成本较高,能耗高,产品容易结块且还有风味损失严重等问题。而直接使用鲜蒜需要现斩现用,工序复杂,且鲜蒜的质量不稳定,容易氧化和变味,使产品的加工过程更加复杂和不可控。同时,近年来,因为大蒜价格疯涨,大蒜及大蒜粉的使用使产品成本节节攀升,为此,本领域需要针对大蒜风味进行深入研究,研发与之相似度较高的蒜味香精来替代大蒜粉,该蒜味香精的研发不仅需要解决大蒜粉微生物易超标而影响产品质量问题,同时需要显著降低大蒜的使用成本,且还需要保证蒜味香精更加容易分散,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等各方面的均衡优势,使其在食品工业中替代现有大蒜粉得以广泛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拌和型蒜味香精,以及这种拌和型蒜味香精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拌和型蒜味香精,由以下组分组成:6-15重量份的胶囊型大蒜香精、30-50重量份的麦芽糊精、20-4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5重量份的食盐粉、1-3重量份生姜粉、3-15重量份洋葱粉、1-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和3-8重量份的水解植物蛋白粉。
其中,上述的胶囊型大蒜香精(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6-15重量份的大蒜油、4-10重量份的大蒜油树脂、0.1-0.2重量份的生姜精油、10-20重量份的麦芽糊精、2-4重量份的皂树皮提取物、8-12重量份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0-25重量份的阿拉伯胶,其余的是去离子水,使其固形物质量含量控制在35-50%。
其中,本发明的上述原料均为市场上可购得材料。
所述的拌和型蒜味香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去离子水升温到40-50℃后,加入麦芽糊精、皂树皮提取物、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阿拉伯胶,搅拌20-30分钟,得均一的乳黄色液体;
b、将大蒜油、大蒜油树脂、生姜精油按比例加到步骤a制得的液体中,乳化搅拌20-50分钟后过均质机,均质压力控制在20-40MPa,均质后即得大蒜香精均质液;
c、将步骤b制得的均质液经喷雾干燥制得胶囊型大蒜香精,喷雾干燥塔的进风温度在175-200℃,出风温度在85-100℃;
d、先将麦芽糊精和玉米淀粉加入高效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2-3分钟后,将步骤c制得的胶囊型大蒜香精加入到高效混合机中,再加入生姜粉、洋葱粉、水解植物蛋白粉和食盐粉,高速剪切搅拌2-3分钟;
e、将步骤d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造粒,开启干燥机,进风口温度达到100-125℃,出风口温度达到60-80℃时开始造粒,造粒时采用1.2-2mm的造粒网进行造粒,然后进入震动流化床进行干燥,干燥好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至室温后进行包装,即为最终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8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糟卤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胶囊大蒜香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