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通道分布可控式融冰换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8060.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冰罐 换冷器 交换装置 螺旋结构 多通道 换热板 换热管 可控式 上端面 下端面 融冰 换热管两端 换热效果 换热装置 静止状态 内部设置 向上运动 旋转接头 制冷介质 制冷设备 分水器 集水器 可转动 上通管 下通管 制冷率 周侧面 转动 融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分布可控式融冰换冷器,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蓄冰罐;蓄冰罐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管道旋转接头;蓄冰罐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接有上通管和下通管;蓄冰罐内部设置有交换装置;交换装置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结构的换热板;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有分水器和集水器。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旋结构的换热板和可转动的换热装置,通过转动使冰能够从底部向上运动,解决了现有换冷器内部处于静止状态,各部位冰融化不同步,导致换热效果下降,制冷介质的制冷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通道分布可控式融冰换冷器。
背景技术
换冷器主要包括蓄冰槽和热交换装置,通过融冰来降低制冷介质的温度,达到降温的效果;但现有的融冰过程都是静止式的完全依靠热传递,容易造成各部位冰融化不同步,或出现冰融化死角,如制冷介质入口处温度较高冰融化较快,而采用上进下出结构的换冷器,上部冰补充不及时,导致制冷介质降温不充分,同时,当换热管周侧的冰融化成水后,由于内部处于静止状态,导致换热管的换热效果下降,制冷介质的制冷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通道分布可控式融冰换冷器,通过设置螺旋结构的换热板和可转动的换热装置,通过转动使冰能够从底部向上运动,解决了现有换冷器内部处于静止状态,各部位冰融化不同步,导致换热效果下降,制冷介质的制冷率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多通道分布可控式融冰换冷器,包括蓄冰罐;所述蓄冰罐内部设置有交换装置;
所述蓄冰罐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管道旋转接头;所述蓄冰罐上端面连接有若干上通管;所述蓄冰罐下端面连接有若干下通管;
所述交换装置包括若干换热管;
所述换热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换热板;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有分水器和集水器;
所述分水器包括环形管;
所述环形管周侧面开有若干通孔;所述环形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集分管;所述集分管一端与管道旋转接头连接;
所述通孔与换热管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为螺旋状结构;所述换热板表面开有若干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侧面与换热管周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分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一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上通管和下通管均连接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蓄冰罐一端面固定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器与分水器结构相同;所述分水器与集水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实现小型化。
2、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旋结构的换热板和可转动的换热装置;使换热板的转动可以将底部的冰或冰水混合物旋转或搅动到换热管上部,使避免了换热管局部温度高换热效果下降的情况发生。
3、本发明具有直接式融冰和间接式融冰的功能,根据制冷情况可实现功能切换,使换冷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8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储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相变蓄热和/或蓄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