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苹果渣和苹果叶提取物在植物病原菌防治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7988.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魏芸;倪汉文;路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5/04 | 分类号: | A01N35/04;A01N43/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苹果叶 苹果渣 提取物 植物病原菌防治 糖苷 槲皮素 病害 提取混合物 环境友好 人畜安全 杀菌制剂 异槲皮苷 有效防治 植物病害 根皮苷 槲皮苷 真菌 粮食作物 多酚 瓜类 可用 应用 经济作物 细菌 果树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苹果渣和苹果叶提取物在植物病原菌防治中的应用。苹果渣和苹果叶提取物含有根皮苷、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D‑木糖苷、槲皮素‑3‑D‑阿拉伯糖苷的多酚,可用于防治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瓜类等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提取混合物或单个物质配制成生物杀菌制剂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能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苹果渣和苹果叶提取物杀菌活性提取方法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农业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苹果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植物的果实。苹果目前是我国第一大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首位,是我国少有的占据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苹果主要是以鲜食的方式进行消费,其次是初加工利用,如浓缩苹果汁、苹果酒、果酱等。在这些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苹果渣副产物,每年约有几百万吨,但其被有效利用的几率很低,少量会被用作提取果胶和当作饲料、肥料、燃料,其他大部分都直接被当作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由于丢弃的苹果渣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很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进而腐烂、变酸、变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苹果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苹果生产过程中,每年有大量的苹果叶也没有利用。目前,国内外对苹果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产蛋白饲料、提取果胶、制备酒精、提取苹果多酚、生产酶制剂、制备膳食纤维等。其中苹果多酚主要来自于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病原体侵害和植物防御紫外线辐射等功能密切相关。而且相关研究表明,苹果渣中的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远高于苹果汁、苹果酒等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不同的植物中有不同的特征酚,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过敏、护肝、保护心血管、抗癌、抗糖尿病和神经保护效应等生物活性。但目前还没有报到利用苹果渣提取物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从苹果渣和苹果叶提取根皮苷、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D-木糖苷、槲皮素-3-D-阿拉伯糖苷的多酚类化合物,并进行了仿生合成。通过大量室内外试验发现这些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从苹果渣和苹果叶乙醇或乙酸乙酯提取中含有:根皮苷、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D-木糖苷、槲皮素-3-D-阿拉伯糖苷多酚等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真菌性和细菌性植物病害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得到具有显著的抗菌活的根皮苷、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D-木糖苷、槲皮素-3-D-阿拉伯糖苷多酚化合物,它们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来自苹果植物,也可以来自其它植物和人工合成物,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在制造以本发明所述的多酚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抗菌药物时,可使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农药通用的固相、液相及乳化、分散剂等各种载体和各种剂型。如可湿性粉剂、乳油、微乳剂、水剂、悬浮剂等。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物质,也可以多种(含两种)混用。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的优点在于,以天然多酚为有效成份的药剂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中医药的临床常用饮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真菌侵染药剂,具有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等特点,属于新型的生物农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苹果渣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和溃疡病防治作用
以番茄灰霉病、溃疡病为对象,采用盆栽人工接种技术,评价苹果渣乙醇提取物对2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供试作物:番茄。供试的病原菌: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