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3794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9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行密封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9/04 | 分类号: | F16D69/04;F16B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成型 一次性 汽车刹车片 粘接层 胶粘剂 刹车片 钢背 预处理 加工技术领域 简化加工工艺 二次硫化 使用寿命 使用性能 平整度 涂覆 摩擦 | ||
1.一种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钢背预处理:将钢背置于清洗液中浸泡5-15min,再转入清水中浸泡5-15min,并经清水漂洗后于100-110℃下烘干;
(2)胶粘剂的涂覆:向经预处理后的钢背上涂覆胶粘剂,并经自然固化或于80-90℃下加热固化;
(3)一次性热压成型:将摩擦块放入高压硫化机的模腔中,并对模具预热,待模具温度达到设定的预热温度后再将涂覆有胶粘剂的钢背放入模腔中,然后进行热压,热压结束后取出刹车片胚型;
(4)二次硫化处理:将刹车片胚型放入二次硫化烘箱中,经热处理固化后自然冷却,即得刹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温度为120-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条件为热压温度160-180℃、热压压力20-40MPa、热压时间5-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固化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140℃、热处理时间2-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采用丙酮或酒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采用水性清洗剂加清水配制而成,水性清洗剂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10: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清洗剂由海藻酸与泊洛沙姆经酯化反应制得,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海藻酸和泊洛沙姆溶于水中,并滴加稀硫酸调节pH值至4-5,再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经减压浓缩制成膏体,膏体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水性清洗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与泊洛沙姆的质量比为1-5: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加水制成固含量60-70%的水性胶粘剂:环氧丙烯酸树脂45-60份、纳米二氧化硅5-15份、乳化剂1-10份、纳米二氧化钛0.5-5份;
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环氧树脂溶于正丁醇和乙二醇甲醚的混合溶剂中,并升温至100-110℃,再加入甲基丙烯酸和N,N-二甲基乙醇胺,于100-110℃下保温反应,酯化反应至酸值低于5mg/KOH,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二甲基丙烯酸锌和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经减压蒸馏回收正丁醇和乙二醇甲醚,浓缩剩余物即为环氧丙烯酸树脂;
所述乳化剂采用多聚谷氨酸/聚乙二醇酯化物,由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聚乙二醇400经酯化反应制成,其制备方法为:先将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聚乙二醇400溶于水中,并滴加稀硫酸调节pH值至4-5,再升温至70-80℃保温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多聚谷氨酸/聚乙二醇酯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刹车片的一次性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乙醇胺、二甲基丙烯酸锌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5-10:1-5:0.05-0.2:15-30:0.2-1;所述土壤级多聚谷氨酸、聚乙二醇400的质量比为1-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行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行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9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