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α-乙酰-γ-丁内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7430.2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新 |
主分类号: | C07D307/33 | 分类号: | C07D307/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酸乙酯 滴加 丁内酯 制备 粗品 乙酰 析出 乙醛 保温反应 减压精馏 减压旋蒸 搅拌反应 硫酸调节 高压釜 三口瓶 碳酸钠 复测 混匀 收率 洗滤 过滤 简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α‑乙酰‑γ‑丁内酯的方法,步骤如下:向三口瓶中加入乙酸乙酯和碳酸钠,在44‑46℃条件下滴加γ‑丁内酯,搅拌,将乙酸乙酯与液体乙醛混合,滴加入反应液,混匀后于54‑58℃搅拌反应1.5‑2.5h,将反应液加入高压釜中80‑85℃保温反应5‑6h,温至室温,将反应液加入四口瓶中,在3‑5℃下滴加硫酸调节pH至6‑7,滴加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滴加结束后,搅拌11‑13h,复测pH不变,过滤除去固体,用乙酸乙酯洗滤饼,减压旋蒸,除去乙酸乙酯,至不出馏后得粗品,粗品直接经减压精馏即得。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便宜,操作简易,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α-乙酰-γ-丁内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α-乙酰-γ-丁内酯(英文名α-acetyl-γ-butyrolactone)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带有酯类气味,CAS号517-23-7。α-乙酰-γ-丁内酯可以通过显色反应用于伯胺或磺胺类药物的分析,同时其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中间体,常用于合成维生素B1,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抗惊厥及镇静催眠药物盐酸氯美噻嗪、叶绿素、延心痛、氯喹、3-巯基-4-氧代-戊基乙酸酯、环丙胺、杀菌剂丙硫菌唑等药物。
目前α-乙酰-γ-丁内酯主要有两种合成工艺路线:以γ-丁内酯,乙酸乙酯为原料,强碱为缩合剂,通过Claisen缩合制得;另一种以醇为溶媒,强碱为缩合剂,由乙酰乙酸乙酯(或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叔丁酯)与环氧乙烷缩合闭环制得。由于环氧乙烷为危险程度较高的危险化学品,所以国内生产企业均采用第一种以γ-丁内酯,乙酸乙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利用强碱为缩合剂使γ-丁内酯去质子化,与乙酸乙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乙酰-γ-丁内酯,根据缩合剂和操作的不同该路线可分为四种方法:金属钾为缩合剂制取、醇钠作为缩合剂制取、金属钠为缩合剂制取、氟化物为缩合剂气相制取。这条路线具有高收率低成本的优点,但仍存在操作繁琐和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α-乙酰-γ-丁内酯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α-乙酰-γ-丁内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三口瓶中加入75-85份乙酸乙酯和40-50份碳酸钠,在44-46℃条件下滴加35-45份γ-丁内酯,搅拌40-50min,将50-60份乙酸乙酯与30-40份液体乙醛均匀混合,在1.5-2.5h内滴加入反应液,混合均匀后于54-58℃搅拌反应1.5-2.5h,将反应液加入高压釜中80-85℃保温反应5-6h,反应结束后通水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加入四口瓶中,用20-30份乙酸乙酯清洗高压釜,并将洗液并入反应液中,在3-5℃下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65%硫酸调节pH至6-7,滴加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滴加结束后,在25-35℃下搅拌11-13h,复测pH不变,过滤除去固体,用乙酸乙酯洗滤饼,45-55℃减压旋蒸,除去乙酸乙酯,至不出馏后得粗品,粗品直接经减压精馏即得;各原料均为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在45℃条件下滴加40份γ-丁内酯。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搅拌45min。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在2h内滴加入反应液。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混合均匀后于56℃搅拌反应2h。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将反应液加入高压釜中82℃保温反应5.5h。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在4℃下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65%硫酸调节pH至6.5。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在30℃下搅拌12h。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中,50℃减压旋蒸。
本发明技术效果:
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便宜,操作简易,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新,未经陈正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