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37411.X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程雪利;安林超;千红涛;马秉馨;郑立爽;曹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16;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减震器外壳 活塞杆 减震机构 第一端 端盖 抗振弹簧 轻量化 导套 耳板 悬架 穿过 活塞接触 外部设置 盖罩 密封 顶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外壳;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罩设在减震器外壳的一端,在第一端盖外部设置有第一耳板;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设置于减震器外壳内;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设置于第一端盖与第一活塞之间;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罩设在减震器外壳的另一端;活塞杆,活塞杆穿过第二端盖,活塞杆的一端顶住第一活塞;第二耳板,第二耳板设置于活塞杆的另一端;导套,导套设置于第二端盖与减震器外壳之间,活塞杆穿过导套;以及抗振弹簧,抗振弹簧设置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抗振弹簧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接触。本发明的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降低了减震机构的最小长度,提高了设计灵活性,同时降低了密封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路面不平度激起的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使乘客感到不适或运载货物损坏。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操纵方便、安全可靠、环境保护的完美追求,汽车已经由初期的全机械式发展到融合电子、机械、材料、控制等多学科新成果应用的阶段,各种先进控制方法和手段在汽车上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正朝着多目标综合和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其中与乘坐舒适性密切相关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技术成为汽车工程研究的重点和关键问题之一。悬架是车身与车轮之间所有传力联接零件的总称,它承担着支撑车身、弹性连接车体和车轴,将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以及力矩传递给车架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作用,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感和行车安全。因此,开展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对改善汽车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汽车被动悬架主要由弹性和阻尼元件构成,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参数是按经验设计或变化而进行调节,很难保证当路面情况发生变化时保持在最佳状态。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对悬架系统要求的相互矛盾使被动悬架的缺陷凸现出来,被动悬架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人类活动的需要。尽管人们也提出过很多改进方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被动悬架的缺陷,主动和半主动悬架应运而生。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该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外壳;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罩设在减震器外壳的一端,在第一端盖外部设置有第一耳板;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设置于减震器外壳内;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设置于第一端盖与第一活塞之间;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罩设在减震器外壳的另一端;活塞杆,活塞杆穿过第二端盖,活塞杆的一端顶住第一活塞;第二耳板,第二耳板设置于活塞杆的另一端;导套,导套设置于第二端盖与减震器外壳之间,活塞杆穿过导套;以及抗振弹簧,抗振弹簧设置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抗振弹簧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接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活塞包括:上导磁环,上导磁环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活塞杆的第一凹槽;下导磁环,下导磁环与抗振弹簧接触;以及线圈,线圈夹在上导磁环与下导磁环之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活塞中开设有供磁流体流动的第一通道,并且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供磁流体流出的第二通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还包括:气孔,气孔设置于第一端盖上;气腔,气腔位于第一端盖与第二活塞之间;以及磁流体腔,磁流体腔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轻量化悬架减震机构还包括:气动密封环,气动密封环套设在第二活塞上,气动密封环位于第二活塞靠近气腔的一侧;以及第一液压密封环,第一液压密封环套设在第二活塞上,第一液压密封环位于第二活塞靠近磁流体腔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学院,未经河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的快速调节型弹簧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带增稠液弹性碰撞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