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6772.2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流体换热模块和第一流体切换模块;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通过将流体换热模块、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固定设置,且通过流体换热模块、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第一流体切换模块间通道的连通,并通过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第一流体切换模块、流体控制部件的不同工作状态的组合,且实现冷热流体的混合换热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或者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是从系统集成和整体角度出发,统筹热量、电池及整车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的系统,其可根据行车工况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以保证被冷却对象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从而优化整车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同时改善车辆运行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等。
由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池会有预热与冷却的工作,需要专门的冷却加热系统对电池加热或冷却,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需要电机或发动机等动力驱动,这些动力驱动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保证驱动部件的较佳工作状态,需要对其冷却。因此,如何使电池和动力驱动部件更好地工作,且对其热量进行热管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流体换热模块和第一流体切换模块;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流体换热模块的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液通道、第二换热器的冷却液通道、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端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却液通道连通,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连通;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六接口连通。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包括流体换热模块和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端口与第四接口连通,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连通,流体可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流体可以在第二换热器吸热,在第一换热器放热,在第二工作状态,第一端口与第六接口连通,在流体换热模块换热的流体可在第一换热器吸热,如此实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热流体和冷流体的需求,同时可实现冷却液从第二换热器吸收热量输送给第一换热器,有效地利用了热量,热量利用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理组件,包括流体换热模块、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二流体切换模块,所述流体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固定设置;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端口、所述第七接口、所述第八接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在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七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6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复杂路况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导管组件的流体联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