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6322.3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凌玉;李立军;周于晨;孙正嘉;周于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数车辆数据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结构 金属塑料 预处理 表面喷塑层 预热升温 注塑成型 脱脂 冲压件 金属板 制造 喷塑 脱模 移入 裁剪 模具 注塑成型结构 金属板表面 表面喷塑 成型步骤 冲压成型 冲压工艺 力学性能 清洁 内表面 喷塑层 重量轻 成型 | ||
1.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金属板裁剪,然后冲压成型,形成冲压件,其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而定,如U型开口梁;
步骤二、对冲压后结构的内表面进行清洁和脱脂预处理,然后在其表面喷塑,形成冲压件表面喷塑层;
步骤三、移入模具,预热升温,预热温度为喷塑层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熔点温度的平均值,预热方式为红外加热方法及模具中预埋加热电极方法中的一种;在喷塑层一侧注塑成型,形成注塑成型结构;
步骤四、脱模;
当制造平板时,去掉冲压工艺,则具体成型步骤变为:
步骤(一)、金属板裁剪,对准备喷塑的表面进行清洁和脱脂预处理;
步骤(二)、在金属板表面喷塑,形成表面喷塑层;
步骤(三)、移入模具,预热升温,预热温度为喷塑层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熔点温度的平均值,预热方式为红外加热方法及模具中预埋加热电极方法中的一种,在喷塑层一侧注塑成型,形成注塑成型板;
步骤(四)、脱模;
通过以上步骤,能快速制造出重量轻、低成本、外观美观和力学性能好的金属塑料混合结构,与现有汽车、工程机械设备的金属零部件用冲压制造工艺兼容性好,解决了传统金属塑料混合结构制造中界面强度低、易开裂、成本高、外形不美观和生产速度慢的实际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一及步骤(一)中所述的“金属板”,是指厚度4mm以下的金属薄板,材料为高强度钢、铝合金和镁合金,优选高强度钢,如屈服强度≥210MPa,抗拉强度≥270MPa;在喷塑前需要进行抛丸及喷砂、清洁和脱脂处理,在金属塑料混合结构中起主要的承载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一中所述的“冲压件”,是通过金属板冲压制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结构的界面结合强度,在冲压模具内及压头表面制造出微尺度的凸凹形状,从而在钢板冲压过程中在其表面压刻出微尺度的凹凸几何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所述的“冲压件表面喷塑层”,其喷塑层材料为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热塑性塑料粉末,喷塑工艺优选静电喷塑及冷气体动力喷塑中的一种;当使用冷气体动力喷塑时,需要对金属板进行预热,如果冲压工艺增加了钢板凸凹几何成型工艺,喷塑层厚度为0.3mm以下,如果钢板表面没有凸凹几何形状,喷塑层厚度为0.3mm-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注塑成型结构”,其注塑成型所使用的材料为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热塑性塑料颗粒;采用在喷塑层表面直接注塑成型实现三相材料的有效连接,在注塑前需要对金属板与表面喷塑体的复合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喷塑层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熔点温度的平均值,预热方式为红外加热及模具中预埋加热电极方法中的一种,实现复合板在模具内的快速升温;注塑成型结构的加强筋型式为X型、十字型及其他型式,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所述的“表面喷塑层”,其喷塑层材料为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热塑性塑料,喷塑工艺优选静电喷塑及冷气体动力喷塑,当使用冷气体动力喷塑时,需要对金属板进行预热,喷塑层厚度为0.3mm-0.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塑料混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注塑成型板”,其注塑成型所使用的材料为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热塑性塑料,采用在喷塑层表面直接注塑成型实现三相材料的有效连接,在注塑前需要对金属板与表面喷塑体的复合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喷塑层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熔点温度的平均值,预热方式为红外加热及模具中预埋加热电极方法中的一种,实现复合板在模具内的快速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数车辆数据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数车辆数据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63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