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携砂流变仪用转子、携砂流变仪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6195.7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峰;熊晓斐;蒋廷学;魏娟明;吴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转子 方法 | ||
1.一种携砂流变仪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砂流变仪用转子包括呈螺旋浆结构的转子体;
所述转子体包括转轴和连接在转轴上的至少一组桨叶,各组桨叶从转轴的前端向后端依次排列;
每组桨叶包括至少两片桨叶,每组中的各个桨叶的轴线在圆周上均布;
所有桨叶的形状、尺寸均相同;
所有桨叶的形状均为矩形;
所述转子体包括三组桨叶,从转轴的前端向后端分别为前端桨叶、中间桨叶、后端桨叶;
所述前端桨叶包括前端第一桨叶、前端第二桨叶;所述中间桨叶包括中间第一桨叶、中间第二桨叶;所述后端桨叶包括后端第一桨叶、后端第二桨叶;
所述前端第一桨叶所在的平面与前端第二桨叶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中间第一桨叶与中间第二桨叶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转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后端第一桨叶与后端第二桨叶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转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砂流变仪用转子,其特征在于: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相邻两组桨叶之间的距离为1-1.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砂流变仪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前端第一桨叶所在的平面与转轴的轴线呈45°角,前端第二桨叶所在的平面与转轴的轴线呈135°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砂流变仪用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的后端设置有接触端口。
5.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携砂流变仪用转子的携砂流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砂流变仪包括转筒,在转筒内安装有所述携砂流变仪用转子;
所述转轴后端的接触端口与携砂流变仪的电机轴连接;
所述各个桨叶的外缘和转筒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8毫米。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携砂流变仪实现的携砂压裂液流变性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按照设计的实验浓度量取压裂用增稠剂,将量取出的压裂用增稠剂放在搅拌机中进行快速搅拌,在快速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水,然后低速持续搅拌设定时间后,加入交联剂再搅拌均匀得到胶液压裂液;
(2)从步骤(1)得到的胶液压裂液中量取出设定量的胶液压裂液,称取实验设定比例的陶粒,加入到量取出的胶液压裂液内,然后将混合有陶粒的胶液压裂液迅速转移至携砂流变仪的转筒中;
(3)设置一组剪切速率,开启携砂流变仪进行含砂流变实验;
(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流变数据和流变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快速搅拌的速度为:800r/min;所述低速持续搅拌的速度为300r/min;所述设定时间为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61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