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5589.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9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通话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属于软交换通话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软交换通话技术选择语音编码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软交换通话方法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话过程中,获取网络通道的网络质量,并根据网络质量选择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判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是否相同;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不同,则以中继方式实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话,其包括:语音编码中继器接收第一端的语音流,将其转换为第二端的语音编码形式的语音流并发给第二端,以及接收第二端的语音流,将其转换为第一端的语音编码形式的语音流并发给第一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交换通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软交换(Soft 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将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技术,其基本含义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架构的网络主要包括软交换设备、中继网关TG、信令网关SG、接入网关AG。软交换设备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同时软交换设备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中继网关TG能完成媒体流转换等功能,主要用于中继接入,并在IP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PSTN)之间提供媒体映射和代码转换功能,即终止电路交换网络设施(中继线路、环路等),将媒体流分组化并在分组网上传输分组化的媒体流。接入网关AG用于将用户端直接接入IP分组网(如普通模拟用户、 ISDN等),并在IP网络和用户端之间提供媒体映射和代码转换功能,将媒体流分组化并在分组网上传输分组化的媒体流。信令网关SG完成电路交换网和包交换网(基于IP)之间的信令的转换功能,可有效实现电路交换网与分组网间信令的互通,信令网关SG 在电路交换网侧接收和发送标准的SS7信令消息,在分组网侧采用IETF信令传送工作组(SIGTRAN)标准的适配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
由于软交换技术的性质,故软交换通话质量受到网络通道的网络质量的影响,可能有时网络质量不能满足语音编码的要求,有时语音编码又无法充分利用网络通道。尤其是,当主叫端和被叫端采用不同的语音编码时,无法实现软交换通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软交换通话技术选择语音编码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语音编码,且可在两端采用不同语音编码的情况下实现通话的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交换通话方法,其包括:
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话过程中,获取网络通道的网络质量,并根据网络质量选择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
判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是否相同;
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不同,则以中继方式实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话,其包括:语音编码中继器接收第一端的语音流,将其转换为第二端的语音编码形式的语音流并发给第二端,以及接收第二端的语音流,将其转换为第一端的语音编码形式的语音流并发给第一端。
优选的是,在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话前,还包括:
获取网络通道的网络质量,并根据网络质量选择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
判断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是否相同;
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不同,则以中继方式实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话。
优选的是,当第一端和第二端以中继方式通话时,所述获取网络通道的网络质量,并根据网络质量选择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语音编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