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5362.6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亮;宋双全;胡富贵;肖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58;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桩 钢栈桥 抗倾覆 预加应力 组合结构 岩层 钢护筒 施工 等边三角形结构 保障工程 结构领域 设备投入 施工周期 锚固力 埋深 锚固 钻孔 平行 进度 资金 | ||
1.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预应力筋(3)、工作锚具(4)、三号钢管桩(5)、横梁(6)、扁担梁(7)、导向管(8)、钢护筒(9),二号钢管桩(2)平行于一号钢管桩(1)并设置在一号钢管桩(1)下方;钢护筒(9)设置在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右方,三号钢管桩(5)通过钢护筒(9)的防护完成钻孔;所述的三号钢管桩(5)距离一号钢管桩(1)与二号钢管桩(2)的距离等于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距离,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三号钢管桩(5)连接成等边三角形结构;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中都设置有导向管(8),预应力筋(3)插入导向管(8)中,扁担梁(7)通过工作锚具(4)将预应力筋(3)与导向管(8)的上端固定在一号钢管桩(1)或二号钢管桩(2)顶部,三号钢管桩(5)与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都连接有横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以下步骤的施工方法:第一步:准备工作,钻孔设备、混凝土运输与灌注设备、测量仪器、预应力张拉压浆设备等机具准备到位并能正常使用;预应力筋(3)、压浆料、灌注用混凝土原材料等准备充足;
第二步:测量定位,测量放样“栽桩”点三号钢管桩(5)位置、预应力筋(3)安装点位置复核,误差应在规范要求允许偏差的范围内;
第三步 :超前钻孔及预应力筋(3)安装,用超前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即岩层下h2,插入导向管(8)、预应力筋(3),安装时保持预应力筋的垂直度,上端以工作锚(4)固定在事先设置好的扁担梁上(7)上;
第四步 锚固灌浆,采用灌浆设备往导向管(8)内灌入浆液,灌入深度自岩层顶面往上h1的高度,灌浆浆液的性能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第五步:预应力筋(3)张拉锚固,锚固灌浆龄期七天且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90%时方可进行张拉施工;预应力筋(3)顶面安装工作锚具(4),穿入千斤顶,在千斤顶尾端套入张拉工具锚环,按照初始15%控制力-30%控制力-100%控制力-持荷5min的流程完成张拉;
第六步: 灌注混凝土,安装灌注混凝土用钢导管,导管内经为200mm,使用前导管接头应进行抗拉试验,自上往下往钢管桩内灌入设计标号的混凝土,自桩底往上h1高度,灌注过程中应保证导管的2m的埋深深度;
第七步:钢护筒(9)安装,钢护筒(9)的直径应大于栽桩的三号钢管桩(5)直径50-60cm,埋设前应再次复核坐标,确定其下沉的中心位置;工作平台应有足够的面积,满足施工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定位与导向装置防止钢护筒(9)变形,严格控制桩位,防止位置偏移;钢护筒(9)连接处应以满焊牢固焊接;
第八步:冲击成孔,采用CZ-22型冲击钻孔机,冲击钻孔机就位后,冲击钻应对准钢护筒(9)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开始时低垂密击,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达到钢护筒底3m以下时,加快速度与冲程,冲击冲孔至岩层h3的设计深度以下,通过测绳丈量结合岩样鉴别的方法确定孔深符合要求;
第九步:插入三号钢管桩(5),加工三号钢管桩(5)时其底部预留约50mm的小孔,三号钢管桩(5)就位后,校准安装位置,通过可靠的导向架与定位装置插入孔内,钢管连接处应施以满焊,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插入深度与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第十步:灌注混凝土,通过三号钢管桩(5)顶部自上而下灌入设计标号的混凝土,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三号钢管桩(5)底部小孔的直径,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140-220mm的范围内,混凝土灌注至岩层顶面时即停止灌注;
第十一步:拔出钢护筒(9),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缓慢拔出钢护筒(9),待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卸除三号钢管桩(5)的定位装置;
第十二步:焊接横梁(6),校核“栽桩”的三号钢管桩(5)与同组迎水面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的桩顶顶面标高,焊接“栽桩”三号钢管桩(5)与同组迎水面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横梁(6),焊接应双面满焊,保证可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护筒(9)的直径应大于栽桩的三号钢管桩(5)直径5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6)与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三号钢管桩(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3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钢管立柱桩砼灌注防绕流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层搅拌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