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筒形构件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4589.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沈登雄;王俊锋;张建宝;张蕾;张来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38;B29C70/5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构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筒形构件的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非90°层自动铺放过程中施加正压力,形成成型压力。将铺带成型压力和缠绕张力皆换算为成型压力,按提供的成型压力进行协调控制,结合实际预浸带的宽度、铺层总厚度、产品直径等要求,对缠绕张力和铺带压力进行调节,达到成型压力基本一致的目的,实现了铺带缠绕工艺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筒形构件的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复合材料筒形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型工艺,一种为采用预浸料手工铺层成型工艺,一种为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另一种为铺带成型工艺。预浸料手工铺层成型工艺铺层角度精度低、铺层质量不稳定、成型效率较低;纤维缠绕成型工艺成型筒形结构时缠绕范围受限制,不能进行局部缠绕;纤维缠绕成型工艺成型角度受限制,不能进行小角度缠绕;纤维缠绕成型工艺需要带封头缠绕,存在纤维浪费;铺带成型工艺成型大角度(60°以上)铺层时预浸料损耗率高,并且成型90°环向层时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复合材料筒形构件的成型方法,该方法成型角度精度高,成型质量稳定,原材料损耗率低,成型效率高,并可在筒形结构任一位置进行局部补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合材料筒形构件的成型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制作复合材料筒形构件的成型阳模;
(2)将预浸料进行分切为宽度为d1的缠绕带和宽度为d2的铺带;
其中,d1=2πrcotα,r为成型阳模外径,α为缠绕角度,α优选89.0°~89.7°;
d2=2πrβ/360,β铺带的圆心角,β优选10-15°;
(3)采用步骤(2)得到的宽度为d2的铺带在步骤(1)制作的成型阳模表面进行铺放(铺放角度优选为0-60°),定义该过程为完成一个非90°层成型(铺放成型),完成p个非90°层成型后在铺带表面采用步骤(2)得到的宽度为d1的缠绕带进行缠绕,定义该过程为完成一个90°层成型(缠绕成型),完成q个90°层成型;p为1、2或3,q为1、2或3;p个非90°层成型的总厚度不大于0.6mm,q个90°层成型的总厚度不大于0.6mm;
该步骤还可以为:
采用步骤(2)得到的宽度为d1的铺带在步骤(1)制作的成型阳模表面进行缠绕,定义该过程为完成一个90°层成型(缠绕成型),完成q个90°层成型后在缠绕层表面采用步骤(2)得到的宽度为d2的铺带进行铺放(铺放角度优选为0-60°),定义该过程为完成一个非90°层成型(铺放成型),完成p个90°层成型;p为1、2或3,q为1、2或3;p个非90°层成型的总厚度不大于0.6mm,q个90°层成型的总厚度不大于0.6mm;
(4)重复步骤(3),即非90°层成型和90°层成型交替进行,直至成型层数为设定值n,纤维总厚度为设定值tf;
(5)将步骤(4)得到的产品进行固化成型,脱模,得到复合材料筒形构件。
进行90°层成型即缠绕成型时的缠绕张力的确定方法为:
其中,T(tγ):缠绕厚度为tγ时缠绕张力;
i=1,2,3...,n,ti为第i层纤维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4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RTP复合管材缠绕机的感应探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