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铁粉矿成球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4572.3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菊;冯红云;李军;张树华;刘晗;张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N5/04;G01N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铁粉 矿成球 性能 方法 | ||
一种判断铁粉矿成球性能的方法:取不少于800g的铁粉矿并对其烘干;进行筛分;用离心法测定粒度<1mm铁粉矿的最大分子水a;用饱和吸水法测定检测粒度<1mm铁粉矿的最大毛细水b;测定总孔体积vm;根据公式K=A/(B‑A)计算粒度<1mm铁粉矿成球性指数;根据K判断粒度<1mm铁粉矿的成球性能,即当K0.2时,无成球性能;当K在0.2至小于0.35时,成球性能弱;当K在0.35至小于0.60时,成球性为一般;当K在0.60至小于等于0.80时,成球性能良好;当K0.8时,则成球性能优异。本发明能准确对铁粉矿的制粒性能进行评价,且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更好指导现场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烧结工艺工况的判别埋方法,确切地属于判断铁粉矿成球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铁矿粉成球性好坏直接关系到制粒性好坏,影响到不同矿种颗粒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烧结过程或球团生产过程。经检索,文献“一种检测铁精矿成球性的方法”和文献“一种测定铁精粉成球性指数的仪器”中指出准确测定铁精粉成球能力常用成球性指数K表示:K=a/(b-a),其中a一最大分子水(%);b一最大毛细水(%)。由于上述经验公式只涉及铁精矿最大分子水和最大毛细水的测定,操作简单,能综合性地反映细磨物料的天然性质,因此该公式在球团生产中应用广泛。此种方法是针对球团用铁精矿提出的,对铁粉矿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铁精矿的粒度非常细,比表面积大,精矿颗粒内部孔隙表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小,吸附的分子水和毛细水占比小,因此传统成球性计算方法表征铁精矿成球性能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粒度较粗铁矿粉,比表面积小,颗粒内部孔隙表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大,然而颗粒内部孔隙表面的吸附水对颗粒制粒起不到作用,如果不排除颗粒内部孔隙吸附的分子水和毛细水,无法真实反应铁粉矿对制粒起作用的分子水和毛细水部分。
同时,对铁矿粉内部孔隙大小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铁矿粉能成球部分粒级颗粒的内部孔隙孔径分布主要分布在2-1000nm之间,远小于铁矿吸附分子水膜的厚度,孔隙中吸附的水分亦无法真实反映铁矿表面吸附分子水和毛细水能力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颗粒较粗的铁矿粉外比表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基本性质,能准确对评价铁粉矿的制粒性能进行评价,且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更好指导现场生产的铁粉矿成球性能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判断铁粉矿成球性能的方法,其步骤:
1)取不少于800g的铁粉矿并对其烘干,其烘干温度不低于100℃,烘干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烘干到水分含量不超过0.05wt%;
2)将烘干后铁粉矿进行筛分,取其粒度<1mm铁粉矿,其中:用于测定最大分子水的量不少于10g,装于测定最大毛细水的试管中的量ma不少于100g,装于测定总孔体积所用的试管中的量不少于2g;
3)采用离心法测定粒度<1mm铁粉矿的最大分子水a:
A、首先将不少于10g的粒度<1mm铁粉矿在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不低于12小时;
B、采用离心式方式脱水30min,取出后将其重量用m1表示;
C、对经脱水后重量为m1的粒度<1mm铁粉矿进行烘干,其烘干温度不低于100℃,烘干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并烘干到水分含量不超过0.05wt%,将经本次烘干的铁粉矿的重量用m2表示;
D、计算最大分子水a:根据步骤B所得出的m1及步骤C所得出的m2 ,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出最大分子水a:
a=(m1-m2)/m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4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