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33735.6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其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2;C02F11/13;C02F11/121;C02F11/12;B02C4/00;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印染废水依次经过预过滤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气浮池、活性炭池和二次沉淀池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储存在清水池内;然后将絮凝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内的污泥送入污泥回收池中,将污泥回收池中的污泥送入高压板框压滤机中压滤后分别得到干式泥渣和滤水,滤水经管道重新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中,干式泥渣进入泥渣回收箱中;污泥进入高压板框压滤机后,经过高压压滤、烘干和风干后得到干式泥渣,进入泥渣回收箱中。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污泥除水效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印染废水内富含悬浮物、染料助剂、高分子化合物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需要通过过滤、絮凝沉淀、加药氧化等多道处理工序依次将印染污水中不同成分的污染物进行逐级去除,最后将达到排放要求的合格水进行排放或者回收利用。由于印染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会得到的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通过板框压滤机或者带式压滤机对污泥进行挤压除水处理,但是除水效果不佳。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污泥除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污泥除水效果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印染废水送入预过滤池进行过滤,除去印染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得到a液;
第二步,将a液送入絮凝沉淀池内,a液在絮凝沉淀池内发生絮凝反应,a液中的有机物发生沉降,固液上下分离后,得到b液;
第三步,将b液送入水解酸化池,对b液进行酸化处理后,得到c液;
第四步,将c液送入好氧池内,降解c液中的有机物后,得到d液;
第五步,将d液送入气浮池内,除去d液中的悬浮粒子,得到e液;
第六步,将e液送入活性炭池内,经过活性炭池的吸附过滤后,得到f液;
第七步,将f液送入二次沉淀池中静置沉淀,固液分离后,得到g液;
第八步,将g液送入清水池中储存;
将絮凝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内的污泥送入污泥回收池中,将污泥回收池中的污泥送入高压板框压滤机中压滤后分别得到干式泥渣和滤水,滤水经管道重新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中,干式泥渣进入泥渣回收箱中。
前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循环处理方法中,污泥进入高压板框压滤机后,经过高压压滤、烘干和风干后得到干式泥渣,进入泥渣回收箱中。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经管道依次连接的预过滤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气浮池、活性炭池、二次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絮凝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经管道连接有污泥回收池,污泥回收池经管道连接有高压板框压滤机;所述高压板框压滤机包括机架,机架上部依次设有承压板、压滤装置和压紧装置,机架下部设有泥渣输送带,泥渣输送带出料端设有泥渣回收箱;所述机架中部设有与压滤装置相对应的粉碎烘干机构;所述泥渣输送带包括镂空结构的输送带本体,输送带本体外表面设有泥渣过滤网;泥渣输送带的下方设有吸风机构,泥渣输送带侧端设有烘干机构。
前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压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部前后两侧的滑轨,滑轨上设有多块隔膜滤板,相邻的隔膜滤板之间以及隔膜滤板和承压板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
前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压滤装置下方设有固定于机架上的滤水收集管,滤水收集管经管道与水解酸化池相连。
前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承压板上设有污泥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3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