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生物脱氮剂和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33011.1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夏中梅;付克兰;王强峰;王鸿;侯勇;朱彭玲;许艳;陈春;朱红丽;王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A01B79/02;C12N1/20;C12R1/07;C12R1/01 |
| 代理公司: | 51100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土壤生物 脱氮剂 胶冻样芽孢杆菌 设施栽培作物 反硝化细菌 固体填充料 磷酸二氢钾 纳米化处理 农产品品质 硝酸盐累积 质量百分比 麸皮 设施栽培 溶胶液 硝态氮 富集 糠皮 熔胶 制备 土壤 | ||
1.土壤生物脱氮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石墨烯溶胶液 0.01—5%,
胶冻样芽孢杆菌 0—10%,
反硝化细菌 1—10%,
磷酸二氢钾 0.1—5%,
水 10—15%,
麸皮或糠皮 30—40%,
固体填充料 余量,
上述石墨烯熔胶溶液是经过纳米化处理形成的,其中石墨烯颗粒直径不大于200纳米的比例应不低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脱氮剂,其特征在于反硝化细菌为异养厌氧反硝化细菌、异养好氧反硝化细菌、自养反硝化细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生物脱氮剂,其特征在于固体填充料为硅藻土、膨润土、高岭土、食用菌菌渣、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4.土壤生物脱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配料;
2)将胶冻样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石墨烯溶胶液,在搅拌条件下先后依次缓慢加入水中,并持续搅拌0.5—1小时,制得分散系石墨烯细菌混合液,将分散系石墨烯细菌混合液由少至多逐步与麸皮或糠皮混合,并搅拌直至均匀混合物;
3)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混合物,在缓慢搅拌条件下,由少至多依次逐步与磷酸二氢钾、固体填充料混合至100%,完全混合后再搅拌混合0.5—1小时,制得土壤生物脱氮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脱氮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用途是用于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硝酸盐渍化改良,即将土壤生物脱氮剂按照亩用量1—10公斤撒施于耕作层表面,再翻耕入土壤耕作层下并整平成垄或成厢,然后再将地膜覆盖其面上,地膜四周边缘埋于土壤薄层下从而形成相对密封环境,14—21天完成修复,期间掀开地膜1—2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生物脱氮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土壤生物脱氮剂按照亩用量1—10公斤翻施于待改良土壤耕作层下,然后整平土壤,并覆于地膜,地膜四周埋于薄土下压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30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
- 下一篇:一种生物炭基多元肥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