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氧导管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32512.8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机构 管体 吸氧导管 连接器 四通管 锥齿轮 体内 活动安装 卡合固定 扇形滑块 支撑固定 第二管 固定框 连接段 氧导管 转动柄 齿轮 齿圈 根吸 滑块 螺盘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氧导管连接器,包括四通管、转动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四通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第一夹持机构安装于第三管体内,包括齿圈、第二锥齿轮、固定框、齿轮、滑块;第二夹持机构活动安装于第四管体内,第二夹持机构包括螺盘、扇形滑块、第三锥齿轮;本发明将吸氧导管分别插入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卡合固定吸氧导管,对多根吸氧导管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的同时,也保护了连接段,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氧导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氧导管多为单头或双头鼻吸氧导管,且都是一次性的,需要给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吸氧时,通常用吸氧导管和输液导管的头皮针细管改制,也有的使用专用吸氧导管,但病情平稳后均需另取新的鼻吸氧导管给氧,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也给患者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前者的改制给护士增加了麻烦和工作量,容易耽误抢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吸氧导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氧导管连接器,包括四通管、转动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
所述四通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其中第四管体侧壁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三管体侧壁固定有第二隔板;
所述第二管体端面活动安装有转动柄,所述转动柄包括圆台和固定于圆台底面的连接柱体,所述连接柱体底面固定有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安装于第三管体内,第一夹持机构包括齿圈、第二锥齿轮、固定框、齿轮、滑块;
所述固定框固定于第二隔板表面,固定框包括圆形框和固定于圆形框周侧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
所述第一固定杆表面均布有齿轮,相邻两个齿轮之间互相啮合;
所述第二固定杆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
所述齿圈与齿轮啮合,齿圈表面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另一表面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活动安装于第四管体内,第二夹持机构包括螺盘、扇形滑块、第三锥齿轮;
所述扇形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一隔板表面,扇形滑块一表面开有螺旋状啮合齿;
所述螺盘活动安装于第四管体周侧内表面,螺盘表面开有螺纹,螺盘与扇形滑块啮合;
螺盘底面开有安装通孔,沿安装通孔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表面均开有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表面开有条形槽,所述扇形滑块一表面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条形槽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体与第二管体活动连接,圆台周侧固定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活动安装于第一固定杆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齿轮表面开有与圆形框配合的第一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一端开有弧形槽,侧表面均布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滑块横截面为半圆形,半圆底面开有半圆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口型前置口腔清肺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麻醉科用麻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