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缆智能收卷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32094.2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2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鲤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鲤双 |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70;B65H54/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支架 防护板 传动控制装置 收卷装置 智能调节 把手支架 新型电缆 上表面 橡胶套 收纳 智能 固定螺纹 机械连接 间隙配合 外侧表面 橡胶把手 活动架 收线 焊接 电缆 垂直 | ||
1.一种新型电缆智能收卷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架(1)、智能调节传动控制装置(2)、把手支架(3)、橡胶把手(4)、固定螺纹(5)、活动架(6)、防护板(7)、橡胶套(8),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板(7)位于底座支架(1)的上表面同时与底座支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套(8)包裹着底座支架(1)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底座支架(1)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传动控制装置(2)位于防护板(7)的右侧表面并且与防护板(7)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把手支架(3)垂直与智能调节传动控制装置(2)的上表面并且与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把手(4)设于把手支架(3)的外侧表面上同时与把手支架(3)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螺纹(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与活动架(6)的外侧表面,所述活动架(6)设于防护板(7)的内侧表面并且与防护板(7)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智能调节传动控制装置(2)设有顶动挤压装置(21)、动力支架装置(22)、活动调节装置(23)、限位整线装置(24)、动力传动装置(25)、动力输送装置(26);
所述动力输送装置(26)设于设备内部底面的右侧底面并且与设备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传动装置(25)位于动力输送装置(26)的上侧表面同时与其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整线装置(24)位于动力传动装置(25)的左侧表面并且与动力传动装置(2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调节装置(23)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与限位整线装置(24)的左侧表面,所述动力支架装置(22)位于活动调节装置(23)的下方并且与活动调节装置(23)配合在一起,所述顶动挤压装置(21)位于动力支架装置(22)的右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智能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挤压装置(21)设有动力轮(211)、啮合轮(212)、顶动架(213)、收纳架(214)、活动膜(215)、螺纹杆(216)、螺纹块(217)、固定杆(2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智能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211)位于收纳架(214)的内侧表面并且与收纳架(214)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啮合轮(212)垂直与动力轮(211)上表面的三个边角同时与动力轮(211)活动啮合在一起,所述螺纹杆(21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与啮合轮(212)的中央,所述螺纹块(217)包裹着螺纹杆(216)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螺纹杆(216)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杆(218)为螺纹杆(216)的竖向轴线的延伸并且与螺纹杆(21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架(213)设于固定杆(218)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膜(215)覆盖着顶动架(213)的外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智能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支架装置(22)设有钢绳(221)、中转轮(222)、齿轮轴(223)、辅助轴(224)、辅助电机(225)、安装架(226)、输送带(227)、钢绳轮(228),所述辅助电机(225)内嵌入安装架(226)的内侧表面同时与安装架(226)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轴(224)内嵌入辅助电机(225)的内部同时与其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轴(223)与辅助轴(224)相互平行并且两者通过输送带(227)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钢绳轮(228)啮合于齿轮轴(223)的左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钢绳(221)包裹着刚绳轮(228)与中转轮(222)的外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中转轮(222)与钢绳轮(228)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鲤双,未经张鲤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0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