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反应合成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2016.2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岩;马连芹;解燕娟;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肽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00 | 分类号: | C07K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合成 反应合成 反应区 多肽 氮气 氮气分离装置 设备技术领域 循环水加热器 氨基酸反应 废液收集瓶 氮气纯度 氮气回收 氮气用量 废液收集 搅拌分散 空心夹层 氮气罐 砂芯板 真空泵 节约 侧壁 废液 洗涤 合成 回收 灵活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多肽合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肽反应合成单元,包括多肽合成管、氮气罐、废液收集部和氮气回收部;通过设置反应区的侧壁空心夹层,通入热水,使得反应区可达到多肽合成所需的温度,提高合成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可通过循环水加热器灵活、精准的控制温度;通过设置氮气分离装置,将用于搅拌分散的氮气进行回收,保证氮气纯度的同时,节约氮气用量,大大节约成本;通过设置砂芯板、废液收集瓶和真空泵,使得在分步加入氨基酸反应液时,可迅速除去废液,并进行洗涤,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合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肽反应合成单元。
背景技术
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通常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都可以成为叫多肽。
多肽合成是一个固相合成顺序一般从N端(氨基端)向C端(羧基端)合成。过去的多肽合成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称为液相合成法。从1963年Merrifield发展成功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今天固相法已成为多肽和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常用技术,表现出了经典液相合成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每步产品提纯的难度。商业化的多肽合成仪价格昂贵,且不能根据研究需求定制,在科学研究中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肽反应合成单元。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肽反应合成单元,包括多肽合成管、氮气罐、废液收集部和氮气回收部;
所述多肽合成管内设置有砂芯板,所述砂芯板将多肽合成管分隔成反应区和缓冲区,所述反应区的侧壁设置空心夹层,所述空心夹层下端设置循环水入口,上端设置循环水出口,所述缓冲区下端设置废液出口,所述缓冲区的侧壁设置氮气入口;所述多肽合成管上端设置密封盖;
所述氮气罐连接在氮气入口上;
所述废液收集部包括废液收集瓶和真空泵,所述废液收集瓶的上端开口与多肽合成管废液出口通过废液管相连,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废液管上设置阀门;所述废液收集瓶侧壁设置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真空泵相连;
所述氮气回收部包括回收管、氮气分离装置、氮气收集瓶;所述回收管一端接入多肽合成管内顶部,另一端接入氮气分离装置,所述氮气分离装置的氮气出口通过管道接入氮气收集瓶,所述氮气收集瓶通过氮气循环管接入多肽合成管缓冲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收集瓶内设置压力检测器。便于监控氮气收集瓶内的压力情况。可在氮气收集瓶顶设置安全气阀,瓶内压力过大时,可放气降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多肽合成管反应区设置温度计和压力计。便于监控反应区的温度和压力,从而调节循环水温度和氮气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多肽反应合成单元还包括循环水加热器,所述循环水加热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冷水回流口,所述多肽合成管的循环水入口与热水出口相连,循环水出口与冷水回流口相连。便于精准控制、调节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循环管上设置送气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多肽合成管的反应区底部设置取样口。便于取样检测,监控反应进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氮气分离装置为填充有分子筛的吸附管。吸附多次合成过程中产生或挥发的气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肽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肽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固相多肽合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