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菇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1228.9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李敬;廖之锦;倪玉善;杨绍翠;陈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C05G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4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培养基 木屑 贝壳粉 银杏叶 磷酸二氢钾 食用菌种植 银杏黄酮 原料组成 蛋白胨 黄豆粉 硫酸镁 重量份 杆体 菌株 琼脂 油麸 疏松 通气 分解 生长 制作 种植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菇培养基,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木屑15‑25份、银杏叶5‑8份、黄豆粉2‑5份、油麸3‑6份、贝壳粉2‑6份、磷酸二氢钾0.3‑1份、硫酸镁0.3‑1份,蛋白胨粉1‑3份、琼脂1‑3份。使用本发明制作的培养基种植油茶菇,对原料木屑进行处理,其结构更疏松,通气较好,使得油茶菇更容易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添加的银杏叶中较多的银杏黄酮和内脂,配合特殊处理后的贝壳粉,以及其他原料,可大大提高油茶菇的提高产量,能保证油茶菇的生长旺盛,菌株的杆体不仅粗壮而且长度大于普通的油茶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菇培养基。
背景技术
油茶菇属担子菌属,粪锈伞科,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食用菌。油茶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甘氨酸,尤其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此外,油茶菇还含有人体所需的葡聚糖、菌蛋白、B族维生素、铁、钾、锌及硒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油茶菇总糖达54.36%、原糖达29.96%,粗蛋白达27.51%,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上述这些有效成分明显高出其他菌类。油茶菇味道鲜美,香气浓郁,清脆爽口,无论做汤还是炒菜,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中医理论认为,油茶菇性平,甘温、无毒,具有补肾、利尿、健脾、止泻等功效,对肾虚、尿频、水肿及风湿、及肥胖患者等均具有理想的功效,对小儿低热、尿床等也有辅助的治疗功能。由于油茶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因此,油茶菇目前已成为人们较理想的保健食品,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
目前油茶菇已经在大面积种植,但是由于菌株退化、培养基质配方不合理、制袋成品率低、病虫危害等原因导致产量不高。本发明着重研究培养基质的配方,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1711318955.1公开以油菜秸秆渣、玉米粉、棉籽壳、碳酸钙、石灰、麸皮、糖制作基质。专利CN201410556228.9公开以桃树木屑、柳树木屑、山茶果壳、黄豆粉、磷酸二氢钾、山茶油麸、硫酸镁、琼脂条、石膏、消泡剂、PH调节剂为原料制作基质。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菇培养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油茶菇培养基,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组成:
木屑15-25份、银杏叶5-8份、黄豆粉2-5份、油麸3-6份、贝壳粉2-6份、磷酸二氢钾0.3-1份、硫酸镁0.3-1份,蛋白胨粉1-3份、琼脂1-3份。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组成:
木屑120份、银杏叶7份、黄豆粉4份、油麸5份、贝壳粉4份、磷酸二氢钾0.6份、硫酸镁0.7份,蛋白胨粉2份、琼脂2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木屑为松树木屑、黄果树木屑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麸为菜籽油麸、油茶油麸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贝壳粉经过560~575℃, 0.03~0.08个大气压的内部环境煅烧1~3h,然后打磨成粉后喷洒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200~300℃温度中3~5h,再用磷酸调节pH值至6-6.5即可。通过该工艺处理的贝壳粉,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其对油茶菇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木屑经过10-15天日晒—1天水浸泡—5-10天日晒—1天水浸泡—1-3天日晒得到木屑。该处理工艺可以使木屑的内部结构更加疏松,便于油茶菇菌丝生成。
进一步的,该培养基在配制过程中使用pH调节剂调节培养基的pH7-7.2。更利于油茶菇的生长繁殖,提高油茶菇的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