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0586.8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8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生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24353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排水管道 主控制台 自动报警模块 后台 信息输入模块 管理系统 手持移动 自动计算 控制器 物联网 处理器 自动化 连接处理器 管理效率 排水管道 人力资源 无线方式 有效减少 总成连接 智能 规模化 远程化 机械化 水土流失 灌溉 管理 | ||
1.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排水管道总成(18)、后台主控制台(20)、自动计算模块(21)、信息输入模块(22)、处理器(23)、自动报警模块(24)、手持移动控制器(25);其中排水管道总成(18)连接后台主控制台(20),后台主控制台(20)连接处理器(23),处理器(23)分别连接自动计算模块(21)、信息输入模块(22)和自动报警模块(24),手持移动控制器(25)通过无线方式与进排水管道总成(18)、后台主控制台(20)和自动报警模块(2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排水管道总成(18),其结构包括电动进排水管道(1)、电机控制装置(6)、无线通信模块(7)、数据微处理器(8);其中电动进排水管道(1)通过电机控制装置(6)连接数据微处理器(8),数据微处理器(8)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无线通信模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动进排水管道(1)包括管道壳体(102)、管道闸门(2)、双螺旋轴(3)、动轴总成(4)、减速电机(5)、固定架(9)、轴套(10)、上顶点感应器(11)、下顶点感应器(12);其中管道壳体(102)整体呈三通接头形,管道壳体(102)的左右两端设有螺纹接口,用于外接进排水管道,可在接口端外接带滤网的水管,防止水草等异物进入管道;管道壳体(102)的上部接口连接固定架(9),固定架(9)的顶部设有减速电机(5),固定架(9)的内部空腔设有动轴总成(4),动轴总成(4)的内部设有双螺旋轴(3),双螺旋轴(3)与减速电机(5)连接,并可通过减速电机(5)带动旋转;动轴总成(4)的上部连接轴套(10),下部连接管道闸门(2),轴套(10)上有若干个调节孔(101),管道闸门(2)设于管道壳体(102)的底部管道中央,上顶点感应器(11)和下顶点感应器(12)分别设于动轴总成(4)所在空腔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闸门(2)的四周设有凹槽可装配密封条(204),管道闸门(2)的顶面设有压板(205),管道闸门(2)设于管道壳体(102)内部的凹槽内,用于精密控制小块田的进、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动轴总成(4)包括动轴(401)、夹头(402)、卡簧(403)、强磁铁(404)、密封堵头(405)、密封圈(406),其中密封圈(406)设于动轴(401)的下部形成密封;夹头(402)、卡簧(403)、强磁铁(404)和密封堵头(405)设于动轴(401)的上部一侧,卡簧(403)设于夹头(402)的外表面,强磁铁(404)设于卡簧(403)的外侧,密封堵头(405)设于夹头(402)与固定架(9)的内部空腔侧壁相接处;动轴(401)的下部通过一突出螺杆穿过并压住压板(205)后和管道闸门(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排水管道总成(18)还包括水温监测系统(13)、温度传感器(14)、水流测量系统(15)、水深监测系统(16)、水深传感器(17)、定位模块(19)和摄像头(26),分别与数据微处理器(8)形成电性连接,其中水温监测系统(13)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4),水深监测系统(16)内安装有水深传感器(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进排水管道总成及其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移动控制器(25)有若干个,可以近距离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无线连接进排水管道总成上的数据微处理器(8),通过数据微处理器(8)控制驱动减速电机(5),来控制管道闸门(2)的开启和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生,未经杨永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5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