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人行横道警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9843.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谭科华;廖其龙;欧阳红琳;龙路阳;黄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E01F13/06;E01F13/08;E01F9/58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陈泽斌;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行横道 阻挡机构 警示灯 控制盒 舵机 红外检测传感器 人行横道信号灯 警示系统 车行道 人行横道端部 智能交通领域 车辆闯红灯 触发蜂鸣器 安全隐患 保障安全 舵机驱动 红灯状态 警示作用 闪光报警 行人交通 有效监管 挡板 智能 信号灯 闯红灯 下开启 警示 报警 路口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智能人行横道警示系统,对行人交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降低安全隐患。该系统包括控制盒、舵机、阻挡机构、红外检测传感器以及地面警示灯;地面警示灯设置在人行横道上;舵机、红外检测传感器以及地面警示灯与控制盒连接,阻挡机构设置在人行横道端部位置,可在舵机的驱动下开启或关闭人行横道的通道;控制盒还与同一路口的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行道信号灯连接;在人行横道信号灯处于红灯状态时,控制舵机驱动阻挡机构关闭人行横道的通道,保障安全;若行人强行翻越挡板闯红灯,或者车行道有车辆闯红灯,则会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同时设置在人行横道的地面警示灯会闪光报警,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人行横道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大型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城市的交通违规现象也越发严重,因交通违规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时常发生,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有些大型或者省会城市,交通状况甚至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因此解决好交通违规现象迫在眉睫。
目前的人行横道大部分由人行横道信号灯(红黄绿灯或红绿灯)和斑马线组成,行人和车辆通过简单的信号灯指示判断通过或等待,从而保障交通的通畅和安全,但是由于缺少对行人交通行为的管理和监控,交通违规现象才越发严重,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高的智能人行横道警示系统便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智能人行横道警示系统,对行人交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降低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人行横道警示系统,应用于十字或丁字路口,其包括:控制盒、舵机、阻挡机构、红外检测传感器以及地面警示灯;所述地面警示灯设置在人行横道上;所述舵机、红外检测传感器以及地面警示灯与所述控制盒连接,所述阻挡机构设置在人行横道端部位置,可在舵机的驱动下开启或关闭人行横道的通道;所述控制盒还与同一路口的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行道信号灯连接;
所述控制盒在人行横道信号灯处于红灯状态时,控制舵机驱动阻挡机构关闭人行横道的通道;在人行横道信号灯处于绿灯状态时,控制舵机驱动阻挡机构开启人行横道的通道;所述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人行横道的行人信号和车行道的车辆信号,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盒,所述控制盒根据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行道信号灯的当前状态结合红外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车辆或行人闯红灯,如果有,则控制地面警示灯进行闪灯报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阻挡机构为挡板或抬杆。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红外检测传感器包括设置在人行横道上用于检测人行横道的人行信号的第一红外检测传感器和设置在车行道上用于检测车行道的车辆信号的第二红外检测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地面警示灯均匀铺设在人行横道的各条斑马线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其相连的电源模块、显示模块、wifi模块、舵机接口、信号灯接口和地面警示灯接口;所述主控芯片通过舵机接口、信号灯接口和地面警示灯接口分别对应连接舵机、人行横道和车行道信号灯以及地面警示灯。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外部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通过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外部设置有蜂鸣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还包括蜂鸣器接口,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通过所述蜂鸣器接口与所述蜂鸣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车队冲突预警方法及介质
- 下一篇:用于快速公交车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