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9841.7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勇;吕鹏;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光 铱配合物 制备 三线态 应用 有机发光二极管 蓝光发射特性 有机电致发光 成膜稳定性 溶液法制备 成膜性能 二甲基苯 发光效率 发光中心 辅助配体 共轭效应 磷光材料 器件性能 热稳定性 溶解性能 烷氧基链 有效限制 有效抑制 配合物 潜在的 主配体 提纯 产率 红移 可用 发光 引入 配合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配合物以铱为发光中心,由主配体和辅助配体配合而成。间二甲基苯烷氧基链的引入,有效限制了共轭效应,使得铱配合物的发光不发生明显红移,保持其蓝光发射特性的同时有效增强溶解性能和成膜性能,并有效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抑制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提高材料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性能。本发明提供的蓝光磷光材料制备简单,反应过程容易控制,产品容易提纯分离,且产率和纯度较高。可用于溶液法制备高效的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所得的器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成膜稳定性。另外,高发光强度和效率,使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蓝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信息显示和照明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是当前有机电子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具有驱动电压低、效率高、重量轻、视角宽和较短的开关时间等优异特性,OLED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在OLED材料中,铱配合物因为发光颜色可调节、发光量子效率高、热稳定性好和发光寿命短的优点,广泛地被应用到OLED领域。铱配合物中,重金属的强自旋-轨道耦合允许体系间高效窜越,使OLED内部能够形成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其内部量子效率可高达100%。因此,近年来铱配合物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效率高的磷光材料基本上是铱配合物小分子,制备的方法大都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这样会造成严重的相分离和浓度猝灭,同时造成材料的严重浪费。铱配合物小分子很难采用溶液法制备OLED。高效稳定的蓝光材料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适合可溶液加工的蓝光材料。因此,开发稳定高效的蓝光材料,进一步提高其发光亮度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蓝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改善蓝光铱配合物的溶解性、成膜性、热稳定性和发光色纯度等,以实现溶液法制备获得高效的蓝光OLED。
技术方案:一种蓝光铱配合物,该配合物以铱为发光中心,由主配体和辅助配体配合而成,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通式:
其中,D选自式2中的一种结构,1≤n≤20,且n为自然数;A^N为辅助配体;*为连接位置;O是氧原子;N是氮原子;F是氟原子。
所述的一种蓝光铱配合物,其辅助配体A^N包括选自2-吡啶甲酸、乙酰丙酮、二叔戊酰甲烷中的一种,具有如式3、式4或式5所示的结构,其中1≤n≤20,且n为自然数:
制备所述的一种蓝光铱配合物的方法,该配合物以铱为发光中心,由主配体和辅助配体配位而成,通过如下合成步骤制得:
步骤1,制备铱(III)氯桥二聚体:
步骤2,制备蓝光铱(III)配合物:
其中辅助配体A^N为2-吡啶甲酸、乙酰丙酮、二叔戊酰甲烷中的一种。
步骤1,反应温度为110~140℃。
步骤2,反应温度为30~60℃。
所述的按以下反应式制备:
步骤1,制备
步骤2,制备
步骤1和2的反应温度均为80~100℃,反应24~48h。
步骤1和2反应结束后均冷却至室温经水和二氯甲烷溶液萃取并浓缩,再经过通过色谱柱纯化得到。
所述的蓝光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