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磁化消除漏磁的钢轨表面探伤信号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9610.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熊师洵;王平;冀凯伦;刘骕骐;朱雨微;常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 位置调节板 连接杆 手推式探伤车 小车 采集装置 第二检测 钢轨表面 减震弹簧 探伤信号 反磁化 滑槽 脚轮 漏磁 钢轨 检测 霍尔传感器阵列 弧形滑槽 激励线圈 平行设置 锁止结构 磁轭 壳体 松开 锁定 探测 组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磁化消除漏磁的钢轨表面探伤信号采集装置包含手推式探伤车、第一至第四位置调节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第一检测小车和第二检测小车。第一至第四位置调节板平行设置在手推式探伤车用于探测钢轨的一侧,其上均设有弧形滑槽、滑槽内均设有滑块、且滑块上均设有用于将滑块在滑槽上锁定或松开的锁止结构。第一至第二连接杆分别对应连接第一至第四位置调节板上的滑块。第一至第二检测小车包含壳体、磁轭、激励线圈、霍尔传感器阵列、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本发明能够检测后的钢轨的剩磁回到其被检测前的初始数值,成本较低,效率较高,易于组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及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磁化消除漏磁的钢轨表面探伤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轨缺陷检测中,电磁检测技术以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实际运行时,电磁检测探伤车在通过钢轨时,易由于电磁激励影响而使钢轨产生无法消去的磁场。该磁场会对列车的运行产生干扰,严重时产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电磁检测探伤车通过钢轨后对钢轨进行消磁的装置,对钢轨磁场进行消除,从而使钢轨能够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所涉及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反磁化消除漏磁的钢轨表面探伤信号采集装置,解决电磁巡检探伤车通过钢轨后产生钢轨剩磁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反磁化消除漏磁的钢轨表面探伤信号采集装置,包含手推式探伤车、第一至第四位置调节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第一检测小车和第二检测小车;
所述第一至第四位置调节板平行设置在所述手推式探伤车用于探测钢轨的一侧,第一至第四位置调节板上均设有弧形滑槽、滑槽内均设有滑块、且滑块上均设有用于将滑块在滑槽上锁定或松开的锁止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第一位置调节板、第二位置调节板上的滑块对应固定相连,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第三位置调节板、第四位置调节板上的滑块对应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分别和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中点处对应固定相连,另一端分别和第一检测小车、第二检测小车的顶部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至第四检测小车包含壳体、磁轭、激励线圈、霍尔传感器阵列、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
所述第一脚轮、第二脚轮均采用宽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使得所述壳体能够在待检测的钢轨上滚动;
所述磁轭、激励线圈、霍尔传感器阵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磁轭呈倒置的U形,所述激励线圈缠绕在其上,所述激励线圈和外部电源相连,所述磁轭用于在激励线圈通电时朝待检测的钢轨发出磁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阵列设置在所述磁轭内、和所述钢轨平行,用于收集漏磁信号;
通过调节第一至第四调节板上滑块的位置,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检测小车、第二检测小车的第一脚轮、第二脚轮贴合在钢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检测小车中磁轭的磁化方向和所述第一检测小车中磁轭的磁化方向相反,其中,第一检测小车用于采集钢轨表面探伤信号,所述第二检测小车用于使得第一检测小车检测后的钢轨的剩磁回到其被检测前的初始数值。
作为本发明基于反磁化消除漏磁的钢轨表面探伤信号采集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脚轮、第二脚轮采用聚氨酯制成的耐热宽轮。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