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9315.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波;罗德鹏;刘虎子;叶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结构 支撑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包括:底座;顶架,其为长方体结构;一对转动支撑杆,其相对铰接设置于顶架的长度边对应侧面的中部,所述转动支撑杆由第一顶杆和液压伸缩杆构成,所述第一顶杆的下端与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连接;角度调节装置,双轴电机,其分别通过减速器与两组收缩组件的连接轴连接,以驱动连接轴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角度倾斜,后期还能对楼板底面进行养护,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与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大多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施工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频繁的用到对于楼板的支撑装置,现有的支撑装置不能方便进行转动,因此不能有效的根据楼顶的施工需求来改变其位置,并且传统的三角支撑架与钢支撑主体相焊接一起的,导致不方便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能够实现角度倾斜,后期还能对楼板底面进行养护,方便施工。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包括:
底座;
顶架,其为长方体结构;
一对转动支撑杆,其相对铰接设置于顶架的长度边对应侧面的中部,所述转动支撑杆由第一顶杆和液压伸缩杆构成,所述第一顶杆的下端与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连接;
角度调节装置,其包括:
两组收缩组件,其位于顶架底面长度边中线连线上的正下方,所述收缩组件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连接轴和支架,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尺寸相同,且间隔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连接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第一卷筒上绕设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顶架底面的宽度边连接,所述第二卷筒上绕设有第二钢丝绳,其绕向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绕向相反,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与顶架底面另一个宽度边连接;
双轴电机,其分别通过减速器与两组收缩组件的连接轴连接,以驱动连接轴转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多根辅助撑杆,所述辅助撑杆由一对第二顶杆、一个第一中杆和一个底杆构成,一对第二顶杆沿顶架底面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中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中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其水平螺纹连接于一对第二顶杆的下端,所述第一中杆与底杆通过连接孔连接固定,所述底杆的下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楼板现浇底模,所述底模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底部具有阶梯状的第一凸起,所述连接层的宽度边对应的侧面具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从外往内为第一圆柱形结构、圆台形结构和第二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圆柱形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形结构;
所述顶架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阶梯状第二固定槽,其与所述第一凸起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架上表面宽度边方向设置有多列第一通孔;
夹紧件,其设置于所述顶架上表面,所述夹紧件相对第一固定槽处设置有与之形状匹配的第二凸起,所述夹紧件的下端面向两侧延伸形成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其通过螺栓穿过螺孔和第一通孔与所述顶架固定,所述夹紧件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凸起下方,当所述夹紧件与所述连接层契合并与顶架固定时,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层的侧面相抵呈压缩状态。
优选的是,还包括养护水箱,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