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8617.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薇;刁伟东;冯剑辉;袁远;吴雨霏;刘思波;王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大数据 物联网 综合在线监测 综合采集仪 云平台 前端数据采集 用户客户端 信息通过 岩土工程领域 传感器采集 功能化处理 安全监测 传输装置 工作效率 人工成本 信息传递 虚假数据 测斜仪 全站仪 水位仪 轴力计 传感器 建筑工程 钢筋 采集 编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和用户客户端,所述前端数据采集包括综合采集仪,所述综合采集仪通过基坑传感器采集信息,所述综合采集仪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所述基坑传感器包括全站仪、水位仪、测斜仪、轴力计和钢筋计,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领域基坑安全监测领域。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幅度减少提供虚假数据,编制报告等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使信息传递更加及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领域基坑安全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基坑监测由人工读取数据,然后进行内业处理、编写监测报告,人工校核、审核,最后签章发布。传统监测存在以下问题:(1)高风险:检测所处环境复杂险恶,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2)高成本:长期监测等于长期投入,成本较高,难以维系;(3)不规范:部分检测单位、检测人员不按规范标准作业,现场少测、不测、在室内编造数据、提供虚假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堪忧;(4)低效率:人工检测频率受限,受干扰因素多;(5)及时性差:测试数据难以评估结构健康状况,内业需1-2个天完成,时效性无法保障;在特殊情况如极端天气条件下,难以获取有效数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基坑监测高风险、高成本、不规范、低效率和及时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和用户客户端,所述前端数据采集包括综合采集仪,所述综合采集仪通过基坑传感器采集信息,所述综合采集仪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
优选的,所述基坑传感器包括全站仪、水位仪、测斜仪、轴力计和钢筋计。
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有线传输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有线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包括zigbee、4G模块和DTU。
优选的,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库、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层,所述业务逻辑层包括系统数据管理、监测数据管理、预警机制管理、地图操作管理、图表分析管理、巡检情况管理、报告报表管理和三维图像管理。
优选的,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手机APP端和电脑WEB端。
优选的,所述系统数据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监督机构管理和监测机构管理,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基本信息、监测概况和监测方案,所述监督机构管理包括监督员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和安全管理,所述监测机构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系统设置和权限管理。
优选的,所述监测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监测情况和巡检情况。
优选的,所述监测情况包括照片、工程进度情况、施工日志和监测数据统计。
优选的,所述巡检情况包括巡检日期、巡检人、巡检详情、上传时间、上传地点和巡检操作。
优选的,所述预警机制管理包括警报信息管理和警报处理管理,所述警报信息管理设有警报级别。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8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桩接桩的试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绿色新能源铲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