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产品制造方法、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8279.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俊辉;星信晴;松村淳一;铃木阳;赤塚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贾金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产品 制造 方法 成像 设备 记录 介质 | ||
一种模具包括可旋转部分、框架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制造单元。可旋转部分具有多个表面和多个成形部分。多个表面均设有多个成形部分中的一个,多个成形部分均具有相同形状。框架部分可旋转地支撑可旋转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夹紧模具而与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接触来限定空腔。第二部分通过夹紧模具而与多个表面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表面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制造单元附接到框架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可旋转部分的模具、产品制造方法、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由多个树脂构件构成的单元零件在通过注射成型机或类似物分别形成构成单元零件的构件并且随后将构件输送(即供给)到单元零件的生产线之后通过组装机器人或手动作业组装。
近年来,例如,如日本专利特开No.2011-56774所公开的,提出了一种设备,其使用可旋转中间模具、注射成型机的第一注射单元以及附接到注射成型机的第二注射单元形成多个成型产品。
然而,在如上述日本专利特开No.2011-56774所公开的这种成型机中,需要用于移动第二注射单元的大型机构,并且因此存在设备的尺寸增加的风险。此外,由于第二注射单元附接到注射成型机,所以难以调节第二注射单元相对于模具的位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模具,包括:包括多个表面和多个成形部分的可旋转部分,所述多个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多个成形部分中的一个成形部分,所述多个成形部分均具有相同形状;框架部分,所述框架部分被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可旋转部分;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配置成通过夹紧模具而与所述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接触来限定空腔;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配置成通过夹紧模具而与所述多个表面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个表面的另一个表面接触;以及附接到框架部分的制造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模具,所述模具被配置成通过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彼此接触来限定空腔,所述模具包括被配置成使零件部分移动的移动部分,其中第一成形部分和第二成形部分形成在第一表面上,并且,其中第一成形部分和第二成形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形成在零件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通过使用模具来制造产品的方法,所述模具包括:包括多个表面和多个成形部分的可旋转部分,所述多个表面均设置有所述多个成形部分中的一个成形部分,所述多个成形部分均具有相同形状;以及框架部分,所述框架部分被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可旋转部分,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第一表面移动到框架部分的第一位置而在可旋转部分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成形构件和第二成形构件的步骤;以及通过使可旋转部分旋转以使形成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成形构件和第二成形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成形构件的一部分经受制造过程来使所述第一成形构件和所述第二成形构件移动到框架部分的第二位置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制造产品的方法使用第一成形构件和第二成形构件。通过将树脂注射到由形成在模具的第一部分中的成形部分和形成在模具的第二部分中的成形部分限定的空腔中并使固化的树脂脱模而在模具的第二部分处形成第一成形构件和第二成形构件。形成在第二部分中的成形部分包括第一成形部分和第二成形部分,第二成形部分形成在零件部分上。通过使零件部分移动而使形成在第二成形部分上的第二成形构件移动到形成在第一成形部分上的第一成形构件上来将第一成形构件和第二成形构件彼此连接。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生产的零件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A和图2B示出模具的构型,图2A是模具的透视图,图2B是示出由模具执行的生产过程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其构型的固定部分的前视图。
图4是示出成形表面的构型的可旋转部分的前视图。
图5是示出闭合模具的操作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8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