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刮板干燥机加工苏氨酸母液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26353.0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荣;陈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兆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24 | 分类号: | B01D1/24;B01D1/26;B01D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1517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苏氨酸 母液 滚筒刮板干燥机 预处理 粉状物 颗粒物 片状物 整粒 过滤 破碎 加工 发酵法制 机械冷却 结晶母液 强制风冷 干燥物 压力泵 预热 刮板 滚筒 加装 喷涂 喷雾 脱盐 布料 加压 冷却 转动 废弃 环节 | ||
一种滚筒刮板干燥机加工苏氨酸母液的方法,是将苏氨酸母液经预处理后用滚筒刮板干燥机进行加工,冷却后为干燥的块状或片状物,经破碎后成粉状物或整粒后成颗粒物的工艺方法。所述的苏氨酸母液为发酵法制苏氨酸提取苏氨酸后废弃的结晶母液。苏氨酸母液首先经过滤或预热过滤或蒸发浓缩过滤,或在前段加装脱盐环节完成预处理后,采用压力泵加压喷雾喷涂的布料方法涂布于滚筒刮板干燥机转动滚筒的外表面,干燥后由刮板将苏氨酸母液干燥物刮下,经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或机械冷却后成苏氨酸母液干燥的块状或片状物,再经破碎后成粉状物或整粒后成颗粒物的工艺方法。本方法与现有处置方法相比,具有加工费用低廉,便于储运和使用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苏氨酸母液的加工方法,是将苏氨酸母液通过预处理后经滚筒刮板干燥机进行干燥加工,冷却后为干燥的块状或片状物,再经破碎后成粉状物或整粒后成颗粒物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苏氨酸母液为发酵法制苏氨酸提取苏氨酸后废弃的结晶母液,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残糖和无机盐等有用物质,尤其是氨基酸含量高达27~60%(折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因其含糖类的高粘度特性和干燥物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以及母液70%左右的含水率,很难单独干燥,这给资源化利用造成很大的困难。
现阶段人们为了有效利用苏氨酸母液中的高价值物质,采取了各种方法:其一是自有饲料或肥料生产线的企业,掺和于饲料或肥料中加以利用,但因其高粘度和吸水强的特性,掺和量高了会严重影响生产线的正常生产或产品性状,利用量有限;其二是有企业利用离子柱回收氨基酸,其弊端为工艺路线长,投资额和污水量大,因此造成投资及运转费用高,利益较低,仍有废弃的离交后母液需要处置;其三是有企业利用其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因其属发酵后残液,营养不全且有微生物之间的制约物质,利用比例不大;其四是外运给其它企业加以利用,因其高粘度、吸水强、母液含水量高和营养不全等因素,以及储运费用高,利用比例较小,部分行业利用工艺路线长等弊端,外运数量有限。其中苏氨酸母液能够大量利用的肥料行业,因只能生产的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受国内当前农业种植大量使用无机肥产品而很少使用有机肥产品的习惯影响,滞销严重。
综上所诉,苏氨酸母液截止前有技术没有较好处置渠道,致使部分利用后剩余的母液只能通过排污渠道进行处理,但由于其较高的有机物含量导致污染处理设施运转压力较大,屡屡造成排污口报警。
本发明是利用滚筒刮板干燥机对苏氨酸母液进行干燥加工,使其变成干燥物的方法。本方法具有投资省、工艺简单,运转费用低、节能环保,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干燥物便于储运和使用的特点,可更好地拓展多行业和多领域的运用,有助于减轻生产企业苏氨酸母液处置压力,实现苏氨酸母液完全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利用滚筒刮板干燥机将预处理后的苏氨酸母液进行干燥,冷却后成块状或片状物,经破碎成粉状物或整粒后成颗粒物的工艺方法。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为:苏氨酸母液首先经预处理后,采用喷雾喷涂的布料方法涂布于滚筒刮板干燥机转动滚筒的外表面,干燥后由刮板将苏氨酸母液干燥物刮下,经冷却后成干燥的块状或片状物,破碎后成粉状物或整粒后成颗粒物。
本发明苏氨酸母液的预处理工段主要由预热器、蒸发浓缩器、过滤器、脱盐器和湿法破碎器五个环节组成,按工艺要求其组合方法如下:
(1)苏氨酸母液预热温度视含水量而定,一般控制在25~105℃;来料为热料能达到工艺要求,可直接经过滤器过滤完成预处理工段,来料为冷料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则经预热器预热后达到工艺要求再通过过滤器过滤;滤液进入下一环节,滤渣可直接返回预热器前端,也可经湿法破碎器破碎后再返回预热器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兆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兆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锥形薄膜蒸发器
- 下一篇:双效浓缩节能系统及二次蒸汽回收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