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自锁/解锁装置及自动车辆外滑移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26216.7 | 申请日: | 2018-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46 | 分类号: | E05F15/646;E05F15/657;E05F11/54;E05D13/00;E05C19/04;E06B7/28;B61D19/02;B61D19/00;B60J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江宇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解锁 装置 自动 车辆 滑移 系统 | ||
一种安全自锁/解锁装置及自动车辆外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本体、导轨、动力机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传动机构和连接机构等。本发明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结构精巧,传动可靠,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的动力传输;在出现故障时,又可切断动力传输、解除反向牵制。本发明的外滑移门系统,主动轮通过安全自锁/解锁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与从动轮一起带动位于主、从动轮之间的闭合传动链转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外滑移门本体的自动开合;在出现故障时,又可通过外力手动开合外滑移门本体,不需要采用任何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走机械用车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自锁/解锁装置及自动车辆外滑移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门在需手动或应急时都需要将电动转换成手动,通常采取电转换或手动转换的方式,但都必须有电离合器或手动机械式离合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可靠性低、稳定性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56350Y和CN2818721Y分别公开了一种客车门外滑移门机系统和一种客车车门的自动启闭装置,与现有的外滑移门驱动机构相比,除具有轨道、滚轮小车外,还有摆出机构和上下同步机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造价成本高昂。
对于滑道的布置,乘用车与商用车中大型客车的骨架成型方式不同,乘用车无专用骨架,称为非承载式,而商用车中大型客车载重比较大,均采用专用骨架,称为承载式。其车门外滑移普遍布置有上、中、下三根滑道。同时,乘用车普遍采用弯曲滑道,嵌入车身中焊接而成,而商用车中大型客车门框两边有受力的骨架,弯曲滑道要嵌入必须断掉门边的主力骨架,因此导致车身强度被降低,进而导致安全系数偏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自锁/解锁装置及自动车辆外滑移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的方案1、一种安全自锁/解锁装置,包括锁止滚珠、抵靠滚珠、滚珠通道和锁紧件,多个抵靠滚珠依序排列,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抵靠滚珠、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抵靠滚珠和中间抵靠滚珠;
该安全自锁/解锁装置传递电机的动力,电机具有空心输出轴,该空心输出轴的周向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的内表面周向直径上设置有对称的一对比容纳锁止滚珠半径还小的卡合槽,空心输出轴的中心孔横向有一T型贯穿孔与传动轮的内表面的卡合槽相接,两锁止滚珠分别通过空心输出轴的T型贯穿孔卡入传动轮的内表面周向的两卡合槽,第二抵靠滚珠在空心输出轴的中心孔内靠中间抵靠滚珠和第一抵靠滚珠以及滚珠通道和锁紧件顶紧两锁止滚珠。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传动轮的内径值大于锁止滚珠直径的2倍,小于锁止滚珠直径的2倍与第二抵靠滚珠的直径之和。
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两卡合槽直径上最大尺寸应小于两锁止滚珠直径加一抵靠滚珠直径的总和,即空心输出轴外径与传动轮的内表面内径间隙配合,空心输出轴外径应比切于两对称装配的锁止滚珠的顶点要大。
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锁紧件为旋转件,其下表面周向设置有圆弧凹槽,圆弧凹槽的深度沿周向逐渐增大;圆弧凹槽容纳第一抵靠滚珠的一部分,多个中间抵靠滚珠容纳于滚珠通道内并延伸至电机的空心输出轴内,多个锁止滚珠通过卡合槽抵接传动轮。
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锁紧件为斜面锁紧板,其具有深度逐渐加深的直线凹槽;直线凹槽容纳第一抵靠滚珠的一部分,多个中间抵靠滚珠容纳于滚珠通道内并延伸至电机的空心输出轴内,多个锁止滚珠通过卡合槽抵接传动轮。
方案6、如方案4或5所述的安全自锁/解锁装置,所述卡合槽为月牙槽。
方案7、一种具有安全自锁/解锁装置的自动车辆外滑移门系统,具有滑移门本体,该自动车辆外滑移门系统还包括弯曲导轨、电机、传动机构、连接机构、托盘、安全自锁/解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