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5712.0 | 申请日: | 201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中;代凤莲;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极计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张仙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激光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机架、用于铺设金属粉末的铺料装置、选择性熔化金属粉末的激光器、用于支撑铺料装置的水平导轨和用于驱动水平导轨竖向运动的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铺料装置上设置有与水平导轨配合驱动铺料装置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铺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落粉口的铺粉盒和设置于落粉口横向中间位置的刮粉刀,所述刮粉刀将落粉口分隔成左落粉口和右落粉口,所述落粉口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封闭左落粉口或右落粉口的封口装置;本发明公开的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通过控制封口装置旋转性打得开左落粉口或右落粉口,利于实现铺料装置实现双向铺粉;能够有效提高铺粉的效率,保证铺粉精细度,同时结构简单,运作顺畅,故障率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该技术是将零件三维模型切片处理,逐层堆积,最终叠加成三维实体零件的过程。快速成型技术突破了常规的变形成型和去除成型的思路,实现了“净成形”的理念。快速成型主要有3类: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激光熔覆制造技术(LENS)、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其中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制备的零件致密度高、精度高、性能好、加工过程稳定性好,备受国内外关注。目前,SLM 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如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在SLM 设备研究上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亚洲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控制平台的升降实现粉层分层依次下降,实现最顶层为下一加工层;而平台的面积是一定,其面积对应为加工区域的底面积,而针对不同尺寸的被加工件,其加工区域的体积不变,使得在加工小尺寸工件时,仍需将加工区域的空间用粉末填满,使得加工原材料污染浪费,原材料回收处理繁琐,同时,在对大型工件加工时,该技术不能实现原位加工,即需要加工好后搬运至使用场所,加工效率低,局限性大,适用范围受限。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选择性激光熔化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铺粉的效率,保证铺粉精细度,同时结构简单,运作顺畅,故障率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能够实现原位加工制造,有效提高铺粉的效率,保证铺粉精细度,同时结构简单,运作顺畅,故障率小。
本发明的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机架、用于铺设金属粉末的铺料装置、选择性熔化金属粉末的激光器、用于支撑铺料装置的水平导轨和用于驱动水平导轨竖向运动的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铺料装置上设置有与水平导轨配合驱动铺料装置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铺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落粉口的铺粉盒和设置于落粉口横向中间位置的刮粉刀,所述刮粉刀将落粉口分隔成左落粉口和右落粉口,所述落粉口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封闭左落粉口或右落粉口的封口装置。
进一步,所述风口装置包括铰接于刮风刀顶端的翻板和用于驱动翻板转动的翻板驱动电机,所述翻板驱动电机用于通过驱动翻板正转或反转实现翻板对右落粉口或左落粉口进行封闭。
进一步,所述翻板上方以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方式还设置有出料辊,所出料辊的外圆与铺粉盒的两横向内侧壁间隙设置并分别与左出料口和右出料口对应的左出料间隙和右出料间隙,还包括用于驱动并控制出料辊正转速度或反转速度的出料辊驱动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向铺料激光加工系统,通过控制封口装置旋转性打得开左落粉口或右落粉口,利于实现铺料装置实现双向铺粉;能够有效提高铺粉的效率,保证铺粉精细度,同时结构简单,运作顺畅,故障率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 为本发明中铺粉盒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中铺粉盒的驱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发明中楔形块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极计算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极计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5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