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蔬果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4234.1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 |
主分类号: | B30B9/06 | 分类号: | B30B9/06;B30B15/30;B30B15/32;B30B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黄大宇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蔬果 脱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蔬果脱水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框架,所述底板上设有脱水槽,脱水槽位于支撑框架的内围,支撑框架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位于脱水槽正上方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第一横轴一端与设置支撑框架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接,第一横轴上还设置有半圆齿齿轮,半圆齿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双面齿条,半圆齿齿轮与两个双面齿条交替相啮合,两个双面齿条上下端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双面齿条下端的连接板下端面设置有推杆,推杆的底端设置有压板,推杆与压板之间设有软性连接套,软性连接套的压缩量为3mm‑15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果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的果蔬批发市场、菜市场、果蔬集中产地、蔬菜大棚等,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蔬菜、水果等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严重的污染了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的回收利用,一般都是将果蔬的废弃物经过粉碎、脱水、厌氧发酵、脱硫等工序后来生产有机肥。由于果蔬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处理技术在我国刚兴起不久,其果蔬废弃物粉碎后在进行脱水处理时,一般是脱水后人工排料进料,且无法连续型进行脱水处理,从而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人工排料进料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果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蔬果脱水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脱水槽,脱水槽位于支撑框架的内围,支撑框架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位于脱水槽正上方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第一横轴一端与设置支撑框架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接,第一横轴上还设置有半圆齿齿轮,半圆齿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双面齿条,半圆齿齿轮与两个双面齿条交替相啮合,两个双面齿条上下端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双面齿条下端的连接板下端面设置有推杆,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支撑框架的左侧设置有导向辊,第二横轴上设置有收卷轮,收卷轮上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绕过导向辊与脱水槽左侧壁相连接,脱水槽左侧壁通过弹簧与支撑框架左侧相连接,支撑框架左侧上端还设置有进料槽,进料槽的底端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导料通道,导料通道的端口设置有与之通过扭簧相连接的封板,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转轴,转轴靠近导料通道的端口,且转轴上设置有抵在封板上的凸轮,转轴通过带轮机构与第一横轴相连接,脱水槽的底部左侧可滑动地连接在底板上,底板设置有位于脱水槽的底部右侧的支架,支架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边侧抵在脱水槽底壁上,转动轴通过链轮机构与第三横轴连接,脱水槽的内部设置有脱水网板,脱水槽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转动封板,转动封板右侧通过拉绳与底板相连接;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半圆齿齿轮逆时针转动以带动双面齿条往复上下移动;当双面齿条向下移动时,双面齿条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对脱水槽内的废弃蔬果挤压脱水;当双面齿条向上移动时,双面齿条带动压板向上移动,左侧双面齿条通过与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横轴逆时针转动,从而第二横轴上的收卷轮通过牵引绳拉动脱水槽向左侧移动,而脱水槽向左侧移动使得转动封板在拉绳的作用下打开,与此同时,右侧双面齿条通过第二传动齿轮、偏心轮使得脱水槽右端上下移动以排料;当双面齿条接着向下移动,第二横轴顺时针转动从而牵引绳松弛,而脱水槽在弹簧的作用向右侧移动返回原来的位置,而拉绳松弛,从而转动封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关闭,而转动轴反转使得脱水槽右端上移,与此同时,扭簧的作用下封板打开,从而进料槽废弃蔬果经导料通道落入脱水槽内,而脱水槽在返回至原来的位置封板在凸轮的作用下关闭,然后压板下移至脱水槽内挤压废弃蔬果脱水。
进一步,所述软性连接套的顶部设有上连接槽,所述推杆的底端连接于上连接槽内,所述软性连接套的底部设有下连接槽,所述压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连接于下连接槽内,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不连通。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同轴设置,所述上连接槽的底部与下连接槽的顶部具有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未经张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4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