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管式室内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22441.3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王洪新;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王子跃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板 风管式 室内机 出风通道 主动降噪 尺寸减小 壳体围 声腔 风口 降噪 壳体 频宽 体内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管式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围设形成有多个出风通道。本发明的风管式室内机通过设置分隔板形成多个出风通道,使得出风口处声腔几何尺寸减小,降低了主动降噪的难度,提高了主动降噪的效果和降噪频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式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被动降噪技术主要是利用材料的隔声和吸声性能降低噪音,对于中高频噪声较为有效,但低频噪声衰减慢,穿透力强,易衍射,使用被动手段降低低频噪音难以奏效。主动降噪是通过主动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位相反的降噪声波,从而中和噪音的能量,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且对于低频噪声,主动降噪计算更易于控制,相对于被动降噪技术,主动降噪降低低频噪音更加有效。
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简单,但是实际产品由于声场复杂,对主动降噪算法具有较高要求,已有的空调主动降噪专利仅是主动降噪原理在空调上的应用,但并无具体方案,现有的风管机中,因风管机框体尺寸较大,整体的管道声腔仍然具有较复杂的声腔模态,增加了噪声传播的复杂性和噪声传播预测的计算难度,并限制了主动降噪所能处理的噪声频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空调风管机中主动降噪难度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降低主动降噪难度并提高主动降噪效果的风管式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管式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围设形成有多个出风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框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框体上的出风口法兰,所述出风通道由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出风口法兰围设形成。
作为优选,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换热器,以及设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隔板,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设于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隔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的数量为所述出风通道的数量的整数倍。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出风通道内均设有主动降噪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降噪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噪音信号的声音传感器,可发出与噪音信号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发声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声音传感器、发声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分隔板形成多个出风通道,使得出风口处声腔的几何尺寸减小,降低了主动降噪的难度,大大提高了主动降噪的效果和降噪频宽;通过延长凸出于所述框体上的出风口法兰,可以获得较长的出风通道,以形成充分的管道声腔;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隔板连接,也可以形成较长的出风通道,即形成较长的管道声腔;此时所述分隔板的数量要使得所述风机数量为所述出风通道的数量的整数倍,如此可以减小所述分隔板对于风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声腔模态频率计算模型;
图2为本发明风管式室内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管式室内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管式室内机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风管式室内机的主动降噪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壳体;11、框体;12、出风口法兰;2、分隔板;3、出风通道;4、风机;5、换热器;6、隔板;7、主动降噪装置;71、声音传感器;72、发声器;7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2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