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测定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2402.3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滤柱 海绵体 马氏瓶 乳胶气囊 测定装置 城市绿地 孔隔板 海绵 量筒 测定参数 顶部开口 出液管 进气孔 密封塞 充气 平齐 注水 建设 | ||
1.一种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氏瓶(3)、渗滤柱(9)和乳胶气囊(16),所述的渗滤柱(9)内部设有放置待测定海绵体的具孔隔板(10),顶部开口,配有与马氏瓶(3)和乳胶气囊(16)连接的密封塞(8),底部通过出液管(12)连接量筒(13);
待测定海绵体两侧设置滤纸,置于渗滤柱(9)内的具孔隔板(10)上,通过乳胶气囊(16)向渗滤柱(9)充气,将测定海绵体压实,然后向渗滤柱(9)内注水,没过待测定海绵体,将渗滤柱(9)与马氏瓶(3)连接,使马氏瓶(3)的进气孔与渗滤柱(9)中水面相平齐,根据渗滤柱(9)中渗入量筒(13)的水的体积和时间测量入渗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氏瓶(3)为透明玻璃瓶,其顶部瓶口设有带玻璃管(1)的橡胶塞(2),玻璃管(1)插入马氏瓶(3)底部,玻璃管(1)的底部出口即为马氏瓶(3)的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滤柱(9)顶部的密封塞(8)上设有玻璃弯管(4),该玻璃弯管(4)通过软管(5)连接设置在马氏瓶(3)底部的玻璃导管(7),且在软管(5)上设有夹子(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滤柱(9)通过十字夹和万能夹固定在铁架台(15)上,且渗滤柱(9)底部落入三脚架(14)上,所述的量筒(13)位于三脚架(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管(12)上设有玻璃旋塞(11)。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测定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马氏瓶的充水准备
用夹子(6)夹紧马氏瓶(3)出水口软管(5),拔掉马氏瓶(3)的进气孔玻璃管(1)并插上一个漏斗向马氏瓶(3)内装水,直至马氏瓶(3)内装满水,并确保不漏水,调整马氏瓶(3)位置,使马氏瓶(3)的进气孔与渗滤柱(9)中预设好的水面相平齐;
步骤二:海绵体的装填
将渗滤柱(9)保持垂直,并用十字夹和万能夹固定在铁架台(15)上,调整好高度,刚好落在三脚架(14)上,在具孔隔板(10)上垫一张滤纸,取有代表性的海绵体样品,缓慢送入柱底,逐层填充至设定高度l,将试样表面整理平整,垫一张滤纸,塞上密封塞(8),并连接乳胶气囊(16),充气将海绵体样品材料压实,关闭渗滤柱(9)底端玻璃旋塞(11)阀门,缓慢往渗滤柱(9)中注水,至没过海绵体样品材料至设定高度h,浸泡至材料完全吸满水;
步骤三:连接实验装置,进行密封性检查
将马氏瓶(3)和渗滤柱(9)通过玻璃弯管(4)、软管(5)、玻璃导管(7)进行连接,并将量筒(13)置于渗滤柱(9)下侧,再次调整马氏瓶(3)的进气孔与渗滤柱(9)中预设好的水面相平齐,打开软管(5)上的夹子(6)和渗滤柱(9)下端玻璃旋塞(11),检查是否有漏水,确保整个系统密封性能良好;
步骤四:海绵体材料入渗率的测定
等到渗滤柱(9)上端的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清空量筒(13)中的水,记录实验开始时间,开始记录数据,根据入渗的快慢选择读取量筒(13)渗滤水体积的时间间隔,连续5次记录渗滤体积变化不超过10%,关闭所有阀门,停止计时,实验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测定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用海绵体入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海绵体样品的渗滤率速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10×Q/(t×S),其中,各符号
v表示:渗滤速度,mm/min;
t表示:每次渗滤所间隔的时间,min;
Q表示:稳定渗滤后每次间隔的平均入渗体积,ml;
S表示:渗滤柱的横截面积,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24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磁共振岩心弛豫时间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压智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