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相功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21837.6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2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施灵华;陈建新;孙闻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226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相功分器 | ||
1.一种四相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口(11)、第一输出端口(21)、第二输出端口(22)、第三输出端口(23)、第四输出端口(24)和耦合传输线结构(30);
所述第一输出端口(21)通过第一参考线(41)与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连接,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与所述第一参考线(41)的连接节点相位为0°,所述第一参考线(41)相位为0°,所述第一输出端口(21)输出信号相位为0°;
所述第二输出端口(22)通过第一移相线(51)与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连接,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与所述第一移相线(51)的连接节点相位为180°,所述第一移相线(51)相位为正90°,所述第二输出端口(22)输出信号相位为270°;
所述第三输出端口(23)通过第二参考线(42)与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连接,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与所述第二参考线(42)的连接节点相位为180°,所述第二参考线(42)相位为0°,所述第三输出端口(23)输出信号相位为180°;
所述第四输出端口(24)通过第二移相线(52)与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连接,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与所述第二移相线(52)的连接节点相位为0°,所述第一移相线(51)相位为正90°,所述第四输出端口(24)输出信号相位为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相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传输线结构(30)包括:
与所述输入端口(11)连接的第一传输线(31);所述第一传输线(31)的远离所述输入端口(11)的一端开路;
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3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输线(31)耦合的第一耦合线(32)和第二耦合线(33),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3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传输线(31)耦合的第三耦合线(34)和第四耦合线(35);
所述第一输出端口(21)通过第一参考线(41)与所述第一耦合线(32)连接,所述第一耦合线(32)与所述第一参考线(41)的连接节点相位为0°;
所述第二输出端口(22)通过第一移相线(51)与所述第二耦合线(33)连接,所述第二耦合线(33)与所述第一移相线(51)的连接节点相位为180°;
所述第三输出端口(23)通过第二参考线(42)与所述第三耦合线(34)连接,所述第三耦合线(34)与所述第二参考线(42)的连接节点相位为180°;
所述第四输出端口(24)通过第二移相线(52)与所述第四耦合线(35)连接,所述第四耦合线(35)与所述第二移相线(52)的连接节点相位为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相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31)为二分之一波长,所述第一耦合线(32)、所述第二耦合线(33)、所述第三耦合线(34)和所述第四耦合线(35)均为四分之一波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相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相线(51)包括:
第二传输线(51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511)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传输线(511)并联的开路枝节(512)和短路枝节(513);所述开路枝节(512)和所述短路枝节(513)均为八分之一波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相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相功分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地层(G1)、第一金属层(M1)、第二地层(G2)、第二金属层(M2)、第三地层(G3)、第三金属层(M3)、第四金属层(M4)、第五金属层(M5)、第四地层(G4)、第六金属层(M6)、第五地层(G5)、第七金属层(M7)和第六地层(G6);
所述输入端口(11)、所述第一输出端口(21)、所述第二输出端口(22)、所述第三输出端口(23)、所述第四输出端口(24)和所述第一传输线(31)设置在所述第四金属层(M4)上;
所述第一耦合线(32)和所述第二耦合线(3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金属层(M3)上;
所述第三耦合线(34)和所述第四耦合线(35)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五金属层(M5)上;
所述第一参考线(41)和所述第一移相线(51)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M2)上;
所述第二参考线(42)和所述第二移相线(52)设置在所述第六金属层(M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18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