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变电站光纤光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0910.8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杜延菱;马迎新;张兆广;杜丽艳;庄博;武同心;吴炜;吕铭刚;刘海涛;郝怡鹏;靳智嵩;于彬;曾剑锋;刘少情;卢德宏;杜杨华;汤小兵;陆小荣;蔡宇翔;孙泽;石磊;毛春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光纤 匹配成功 物理连接关系 二维码 全寿命周期管理 智能变电站 光纤光缆 光纤配置 身份识别 屏柜 小室 变电站 匹配 读取 发送端口 接收端口 解析设备 检查 | ||
1.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光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读取光缆清册及光纤配置表,从中获取变电站小室、屏柜、设备的信息,以确定变电站小室、屏柜、设备的对应关系;
(2)解析设备IPCD文件,从中提取光缆的起点和终点,并将其与所读取的光缆清册中的光缆进行匹配,对于匹配成功的光缆,获得其物理连接关系;
(3)对于在步骤(2)中匹配成功的光缆,将其光纤通过所述光纤配置表与所匹配的设备IPCD文件中的接收端口、发送端口再次进行匹配,对于匹配成功的光纤,获得其物理连接关系;
(4)检查匹配成功的光缆、光纤的物理连接关系的有效性,并据此按照预定的格式对检查有效的相应光缆、光纤进行编码,生成光缆、光纤的身份识别编码;
(5)将所生成的光缆、光纤的身份识别编码生成为二维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生成的光缆、光纤的身份识别编码是按照QR-CODE矩阵式编码规则生成二维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编码是根据光缆标牌、光纤标签所需要标识项,按照预定的格式,提取所述光缆的物理连接关系及所述光纤的物理连接关系中的变电站标识、屏柜编号、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光缆清册及所述光纤配置表中的光纤光缆编号、类型、芯数、长度、起点、终点进行编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实现方法还包括将所获取的变电站小室、屏柜、设备的信息、所获取的光缆的物理连接关系、以及所获取的光纤的物理连接关系配置到物理回路模型文件,完成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以实现所述变电站的物理回路建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实现方法在完成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以实现所述变电站的物理回路建模之后,还包括光纤光缆物理回路可视化的步骤,该光纤光缆物理回路可视化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获取设备名称、型号、板卡、端口;
根据所述光缆清册中的光纤光缆编号,采用遍历算法在所述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中逐步检索,获得相应光缆、光纤的物理回路全路径;以及
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所获得的物理回路全路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实现方法在完成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以实现所述变电站的物理回路建模之后,还包括变电站虚实回路对应的步骤,该虚实回路对应的步骤包括解析所述变电站的SCD文件和所述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将该SCD文件中的逻辑链路与该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中的物理回路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实现方法在所述光纤光缆物理回路可视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虚实回路对应的步骤,该虚实回路对应的步骤包括解析所述变电站的SCD文件和所述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将该SCD文件中的逻辑链路与该变电站物理回路SPCD文件中的物理回路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维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实现方法在所述虚实回路对应的步骤之后,以所生成的二维码打印出光缆标牌、光纤标签,其中该二维码是按照QR-CODE矩阵式编码规则所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09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RFID灵敏度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仓储物品定位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