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0131.8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海滨;贺子芙;申伟;李震;徐志程;张文涛;杨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01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神经网络 静态 无功 补偿 电压 调节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模拟多种不同负载和分布式发电DG的运行工况,收集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VPCC及对应的滤波电容组接通数NCBF和晶闸管触发角α,共采集N组数据;
所述步骤1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1.设置N个不同的负载和DG的运行工况;
所述步骤S1.1中,模拟系统中负载、DG功率和谐波源的不同工况,可以根据方程(1)—(3)生成,方程所体现出的随机性可以使收集的数据更加多样性,从而更好的训练人工神经网络;
Gc,k=Gk,nomRk,c (2)
其中,Si,c是运行工况C中公共母线i的负载功率,Si,min和Si,max分别是母线i的最大和最小负载功率,N是工况总数,Gc,k是运行工况C中第k个DG单元产生的功率,Gk,nom是第k个DG单元的额定功率,Ri,c和Rk,c分别是负载和DG的随机变化,Ih-n,c是运行工况C中母线n的非线性负载产生的h阶谐波电流,Ih-n,min和Ih-n,max分别是h阶的最小和最大谐波电流;
S1.2.向模拟系统中注入谐波电流,用来分析运行工况中的谐波干扰情况,测量出此时的公共耦合点电压VPCC,初始NCBF0和α0;
S1.3.静态无功静止补偿器SVC输出控制;
S1.4.参考电压VREG与VPCC比较,得到差值ΔV;
S1.5.判断ΔV是否在系统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如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收集此时的NCBF和α;如果不在允许范围内,则触发角增加Δα;
S1.6.判断增加Δα后的触发角是否在极限值内,如果在极限值以内,则返回步骤S1.3;如果超过极限值,则生成新的NCBF;
S1.7.判断新生成的NCBF是否在极限值内,如果在极限值以内,则返回步骤S1.3;如果超过极限值,则输出数据NCBF=0且α=00或NCBF=3且α=900;
S1.8判断模拟工况个数是否达到N个,如果达到N个,则结束运行工况的模拟;否则返回步骤S1.1,开始模拟新的运行工况;
步骤2: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步骤1中收集到的数据训练人工神经网络,达到最优参数和结构;
步骤3: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接入控制器,控制NCBF和α角,实现静态无功静止补偿SVC;
步骤4:静态无功静止补偿器SVC通过电压调节维持耦合处电压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收集的数据在ANN训练中,采用交叉验证法,把数据随机的分为2组,75%用于训练,25%用于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静态无功补偿器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SVC由一个与双向晶闸管串联的电抗器TCR和与之相并联的有滤波功能的电容器组CBF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01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