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9885.1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柯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升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杆钢模 模具主体 合口 修复 便于携带 使用寿命 新品状态 上端 钢模 漏浆 省时 下端 省力 模具 匹配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模具主体上的凹槽与电杆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相匹配。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省时、省力,能够快速现场修复使电杆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恢复至原新品状态,有效防止漏浆,延长钢模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大量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
背景技术
电杆钢模是用于生产水泥电线杆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在电杆钢模使用前,需保持钢模合口缝的公母子口的清洁及完好程度,用于保证合模后钢模上下模合口缝的密合程度,防止跑浆。
然而由于钢模在电杆生产过程中使用较为频繁,钢模合口缝的公母子易发生形变、破损,特别是公子口变浅,易出现合口缝配合间隙,造成钢模漏浆,影响企业的安全连续生产。通常采用大型车床对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进行修复,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修复不仅操作复杂、成本高、修复不及时,而且修复精度不高,很难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该模具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省时、省力,能够快速现场修复使电杆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恢复至原新品状态,延长钢模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大量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模具主体上的凹槽与电杆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铣宽为30mm,第二凹槽的铣宽为8mm。
优选地,所述模具主体采用铜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模具主体长300mm,宽120mm,厚1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模具尺寸与钢模的公子口相匹配,能够更好地控制修复精度,使合口缝修复后具有较好的配合性能,避免了配合间隙的产生,有效防止钢模漏浆。
2、本发明采用铜料制成,因电焊与铜熔点不同,修复时不粘连易脱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3、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省时、省力,能够快速现场修复使电杆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恢复至原新品状态,延长钢模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大量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实施例,一种电杆钢模合口缝的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的内上端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模具主体1上的凹槽与电杆钢模合口缝的公子口4相匹配。本发明模具主体上的凹槽与钢模的公子口相匹配,能够更好地控制修复精度,使合口缝修复后具有较好的配合性能,避免了配合间隙的产生,有效防止钢模漏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本发明模具第二凹槽3放置在电杆钢模公子口4上,对准其缺省的位置,放平,再用电焊将其堆平,堆好后用磨光机磨平即可。
结合本实施例,存在一种优选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的铣宽为30mm,第二凹槽3的铣宽为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升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升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缝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泵体内外表面局部铸造缺陷修补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