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检测用超高频RFID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9411.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涛 |
主分类号: | G06K19/063 | 分类号: | G06K19/063;G06K19/077;H01Q1/22;H01Q1/38;H01Q1/48;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胶带 微带馈线 金属地 柔性介质 贴片天线 开槽 超高频 标签芯片 短路 左端 粘贴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基板上表面 基板下表面 介质基板 医疗检测 左右两侧 开路端 基板 焊接 | ||
本发明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用超高频RFID标签,包括介质基板,开槽贴片天线,柔性介质基板,标签芯片,左侧粘性铜胶带,右侧粘性铜胶带,金属地,上侧T型槽,下侧T型槽,左侧微带馈线,右侧微带馈线;标签芯片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左侧微带馈线和右侧微带馈线的两开路端位置,左侧粘性铜胶带和右侧粘性铜胶带分别粘贴在柔性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左侧粘性铜胶带的两端分别与开槽贴片天线的左端、金属地的左端短路相连,右侧粘性铜胶带的两端分别与开槽贴片天线的右端、金属地的右端短路相连,金属地由矩形粘性铜胶带粘贴在柔性介质基板下表面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天线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用超高频RFID标签。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已经发展为全球性的讨论话题与研究热点,并且成为高度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最重要业务之一,但是,许多国家的远程监护系统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因此,设计一款优良的RFID跟踪系统,比如给病人配戴在手腕上的柔性RFID标签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体穿戴的RFID标签,必须是可弯折并且能够承受人体自身带来的体效应,这是因为人体内部的介电常数是非常复杂的,比如皮肤,脂肪,肌肉,和骨头等,这些人体组织能够吸收或者减轻RFID标签发射/接受的电磁波。此外,可穿戴RFID标签是直接贴在人体上的,因此,标签的电长度、阻抗匹配和辐射效率将会因为体效应造成一定的恶化。
现有技术提出了许多改善RFID标签性能的方法。例如,采用有源RFID标签的方法可以增加读写距离,然而,额外的电源不但增加了标签的成本也增大了标签的体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用超高频RFID标签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用超高频RFID标签。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用超高频RFID标签,包括介质基板,开槽贴片天线,柔性介质基板,标签芯片,左侧粘性铜胶带,右侧粘性铜胶带,金属地,上侧T型槽,下侧T型槽,左侧微带馈线,右侧微带馈线;其中,开槽贴片天线设置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柔性介质基板紧贴在介质基板的下表面,上侧T型槽和下侧T型槽对称设置在开槽贴片天线上,标签芯片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左侧微带馈线和右侧微带馈线的两开路端位置,左侧粘性铜胶带和右侧粘性铜胶带分别粘贴在柔性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左侧粘性铜胶带的两端分别与开槽贴片天线的左端、金属地的左端短路相连,右侧粘性铜胶带的两端分别与开槽贴片天线的右端、金属地的右端短路相连,金属地由矩形粘性铜胶带粘贴在柔性介质基板下表面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介质基板,其特征在于优选比较薄的聚四氟乙烯(FR4)材料,厚度为0.4 mm,标签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时仍然可以保持天线频率的稳定性,同时使用比较薄的介质基板可以减少标签的体积和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槽贴片天线由矩形贴片挖去一对对称的T型槽构成;所述的T型槽由对应设置的上侧T型槽和下侧T型槽构成,上侧T型槽挖设于矩形贴片的上侧,下侧T型槽挖设于矩形贴片的下侧;所述上侧T型槽和所述下侧T型槽,对称设置在开槽贴片天线上,以开槽贴片天线的中心线呈轴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上侧T型槽和所述下侧T型槽是均由一节垂直于矩形贴片长边的窄槽和一节平行于矩形贴片长边的宽槽组成;窄槽和宽槽的尺寸与天线的谐振频率紧密相关,可以调节T型槽的窄槽和宽槽的尺寸参数来获得满足阻抗匹配以及所需的天线谐振频率。其中,增加T型槽的宽槽长度可以有效的使天线往低频方向调节谐振频率,增加T型槽的宽槽宽度可以使天线有效地往高频方向调节谐振频率,增加T型槽的窄槽宽度可以使天线有效地往高频方向调节谐振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介质基板,其特征在于利用柔性介质基板作为衬底使得整个标签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涛,未经袁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码生成方法、二维码生成装置和二维码
- 下一篇:一种点钞机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