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陀螺仪最优解调相角数字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8988.6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生;詹超;贾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776 | 分类号: | G01C19/577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曾教伟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谐振 频率 陀螺仪 最优 解调 相角 数字 补偿 方法 | ||
1.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陀螺仪最优解调相角数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硅微陀螺仪数字测控系统工作在稳定状态,对陀螺仪驱动谐振频率f进行提取;
S2: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硅微陀螺仪数字测控系统工作在稳定状态,对陀螺仪检测模态相位进行提取;
S3:将步骤S1得到的驱动谐振频率f和步骤S2得到的检测模态相位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S4:将步骤S3得到的关系模型中的检测模态相位转化为延时计数值N,驱动谐振频率f转换为FPGA中的驱动谐振量化频率F,得到驱动谐振量化频率F与延时计数值N之间的F-N模型,F-N模型用于表征不同温度下通过延时补偿的解调相角;在FPGA中实现F-N模型,并将其嵌入到陀螺仪测控电路中,实现解调相角的最优补偿;
所述步骤S4中,F-N模型表示为:
式(3)中,Fj-1<F≤Fj,j=1,2,3,表示线性分段数;N(F)为驱动谐振量化频率F对应的延时计数值,也即F-N模型;A为角度与弧度之间转换常系数,B为FPGA系统的输入时钟频率,C是与寄存器位数有关的常数,aj和bj由步骤S1和步骤S2中提取得到的f和拟合线段的第j段的系数,Fj-1为第j段频率区间的起始频率,Fj为第j段频率区间的终止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陀螺仪最优解调相角数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驱动谐振频率f:陀螺仪驱动模态采用锁相环保证其工作在谐振状态,硅微陀螺仪数字测控系统稳定时,将锁相环中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通过串口进行采集,得到驱动谐振频率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陀螺仪最优解调相角数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检测模态相位令初始解调相角为零,对检测通道进行同相和正交解调,利用解调出的哥氏信号和正交误差信号来计算检测模态相位表示为:
式(1)中,Ac1为第一次测量的哥氏信号,Aq1为第一次测量的正交误差信号,Ac2为第二次测量的哥氏信号,Aq2为第二次测量的正交误差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陀螺仪最优解调相角数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关系模型通过式(2)得到:
式(2)中,fi-1<f≤fi,i=1,2,3,表示线性分段数;表示驱动谐振频率f对应的检测模态相位ai和bi为步骤S3中分段线性拟合的第i段的系数,fi-1为第i段频率区间的起始频率,fi为第i段频率区间的终止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89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