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8464.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8;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口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主机 参数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空调主机的冷凝饱和温度、蒸发饱和温度和负荷率;根据冷凝饱和温度、蒸发饱和温度、负荷率和预设的参数已知的空调主机的能效关系式,计算得到空调主机的能效;其中,能效关系式中的参数,根据冷却水或冷冻水出水温度的历史值、冷却水或冷冻水进水温度的历史值、负荷率的历史值、冷凝饱和温度的历史值和蒸发饱和温度的历史值计算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对空调主机能效的精准获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装置和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主机的能效的测量都需要在系统中布置众多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并采用温差流量法计算制冷量和机组能效,其中,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机组能效COP=制冷量/制冷机组耗电量。
然而,在采用温差流量法计算制冷量和机组能效时,需要在系统上安装流量传感器,该流量传感器价格昂贵,一般精度稍高的流量传感器都会上万元,且还会受到实际安装中的各种影响,导致测量的水流量精度变差,并且,通常流量传感器的安装是能效分析系统里最复杂的一个传感器,需要给空调放水才能安装,或者,即使能在外置安装,也会由于流量传感器调试参数的不准而导致后期所有数据不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对空调主机能效的精准获取。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空调主机的冷凝饱和温度、蒸发饱和温度和负荷率;根据所述冷凝饱和温度、所述蒸发饱和温度、所述负荷率和预设的参数已知的空调主机的能效关系式,计算得到空调主机的能效;其中,所述能效关系式中的参数,根据冷却水或冷冻水出水温度的历史值、冷却水或冷冻水进水温度的历史值、所述负荷率的历史值、所述冷凝饱和温度的历史值和所述蒸发饱和温度的历史值计算得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先获取空调主机的冷凝饱和温度、蒸发饱和温度和负荷率,并根据冷凝饱和温度、蒸发饱和温度、负荷率和预设的参数已知的空调主机的能效关系式,计算得到空调主机的能效,从而能够在不使用流量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对空调主机能效的精准获取。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空调主机的冷凝饱和温度,包括:获取空调主机的冷却水出水温度;根据所述冷却水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冷凝饱和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空调主机的所述蒸发饱和温度,包括:获取空调主机的冷冻水出水温度;根据所述冷冻水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蒸发饱和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空调主机的所述负荷率,包括:获取空调主机的电流;计算所述电流和空调主机的额定电流的比值,得到所述负荷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空调主机参数的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负荷率,计算得到空调主机的功率;将所述功率和所述能效相乘,得到空调主机的制冷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8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