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18415.3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孟峣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杆 水下混凝土浇筑 钢丝绳 标高测量 下端部 探头 钳柄 钳片 钳式 混凝土标高 连接钢丝绳 伸缩杆结构 活动连接 上下移动 左右对称 工程量 后端部 通孔 桩基 混凝土 穿过 伸出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及方法,包括,调节杆,采用伸缩杆结构,其表面标有刻度;钳式探头,与调节杆的下端部活动连接,由左右对称的钳柄、钳片组成,且在钳柄与钳片的连接处还连接钢丝绳的下端部,该钢丝绳穿过调节杆中心并伸出调节杆的后端部;相对应的,调节杆上开设有放置钢丝绳的通孔,当钳式探头活动时,钢丝绳上下移动。本发明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既保证混凝土标高到位,又避免超灌高度太高而造成混凝土浪费,还可以减少破桩工程量,起到保证桩基的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建施工过程中,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的施工经常遇到,通常情况下,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难以控制,尤其是桩顶埋深较大的情况,造成超灌和欠灌的情况较多。欠灌时,挖至基底需要接桩处理,浪费时间和施工费用;超灌时,浪费混凝土,增加破除费用和垃圾清运费用。
基于此,亟需一种能精确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保证工程桩顶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的标高测量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及方法。
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包括,调节杆,采用伸缩杆结构,其表面标有刻度;钳式探头,与调节杆的下端部活动连接,由左右对称的钳柄、钳片组成,且在钳柄与钳片的连接处还连接钢丝绳的下端部,该钢丝绳穿过调节杆中心并伸出调节杆的后端部;相对应的,调节杆上开设有放置钢丝绳的通孔,当钳式探头活动时,钢丝绳上下移动。
所述调节杆由下往上顺序包括可活动调节的三部分钢管:基准杆、第一加长杆和第二加长杆,其中基准杆的下端部配置有端头板,且该端头板与基准杆的顶部均开设有上述通孔,基准杆滑动套接在第一加长杆内并通过弹簧卡片与第一加长杆限位固定;第一加长杆、第二加长杆的下端部均呈开口状,且顶部均开设有上述通孔,第一加长杆滑动调节在第二加长杆内并通过弹簧卡片与第二加长杆限位固定。
所述钳式探头与调节杆下端部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在调节杆下端部配置的端头板直径大于基准杆的直径,该端头板相对两侧向下延伸配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用于与端头板焊接的上部为圆筒状耳部,钳柄端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该耳部;拉板的下部为板状连接部,且该板状连接部的前端部开设有弹簧孔,钳片通过螺栓弹簧与该弹簧孔活动连接,相对应的,钳片的外壁上配置有与螺栓弹簧相连接且开设有弹簧孔的耳板;静止状态下,钳片呈打开状态。
所述钳片呈格栅式板状,即该钳片呈板状且在板状结构的下侧均匀开设有若干长条孔,在钳片内侧壁上均匀焊接有若干相对平行的防脱钢牙,该防脱钢牙呈圆柱状、长方体柱状或三角柱状。
所述钢丝绳包括两条,其中一条底部连接一钳柄与钳片的连接处,另一条底部连接另一钳柄与钳片的连接处,两条钢丝绳的上部相互缠绕绞为一体且其缠绕的起点置于端头板下侧,所述钢丝绳的顶部配置有圆形握持部,且钢丝绳上标有刻度,通过读取该刻度即可获知钢丝绳握持部距离调节杆顶部的距离。
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方法,基于上述设备,测量过程为:首先通过调节杆将钳式探头送入桩顶以下,然后通过拉紧和放松钢丝绳,使钳式探头的左右钳片合拢、张开运动,直至钢丝绳无法合拢,通过其张合的幅度,判定钳式探头是否到达含有石子的混凝土内,然后由伸缩杆和钢丝绳上的刻度,获取测量探头所处的标高。
在测量过程中,使用上述设备前,首先通过拉紧和松弛钢丝绳,标定出钳片张开与合拢两种状态绳的读数差值△;然后根据该读数差值来判断钳片是否钳有石子,从而确定是否到达混凝土中。
通过读数差值来判断钳片是否钳有石子的具体过程为:
首先将水下混凝土浇筑标高测量设备送入灌注桩桩孔,按照钢丝绳的刻度,将钳式探头下伸至桩顶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8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